前言
1949年,开国大典结束后不久,毛主席召开会议,决定在西南地区组建西南局。当时刘帅率领中野解放大西南,因人员不足,进展十分缓慢。会议决定派贺老总入川支援。
毛主席特地找他谈话:“经过开会决定,派你带队伍入川辅助中野大军解放西南地区,专门问问你,打算带哪支部队前往西南地区?”
贺老总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于是提出要带十八兵团入川。
一、平定大西北
解放战场上还有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大西北地区最臭名昭著的匪军马家军。这支部队非常难缠,兵力雄厚,武器精良,在老蒋的支援下武装到牙齿,自彭老总腾出手来,就开始组建部队解放西北地区。
可从一开始我军就落入下风,一方面是人数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则是武器装备方面,敌人十几万大军,骑兵部队更是来去如风,给我军造成很大威胁,彭老总几次碰壁。
短时间无法拿下敌人,只好选择利用消耗战术,一点点消灭。我军的目标是将其消灭,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阻挡我军解放全中国的脚步,更重要的是,我军跟这支敌人有着血海深仇。
当初西路军战士为了我军的未来,组建大部队试图打通向外的通道,却遭到马家军的针对和围剿,最后几乎全军覆没。活下来的将军元帅都是军中的中流砥柱,郑维山将军为了报仇,自此开始勤奋学习。
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将马家军全部消灭,彭老总也觉得棘手,为此才找到贺老总,调集中原野战军麾下的两个精锐兵团,其中就有贺老总的嫡系部队。
西野的实力已增强至非常强大的地步,此时我军的武器也是鸟枪换炮,与敌人交手时不再畏手畏脚。人数和武器并非致胜的关键,而在于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敌军非常狡猾。
他们知道解放军的厉害,选择避战,希望能拖延时间,多享受一段时间。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一直跟敌人打游击战互相消耗的彭老总,不想再慢慢跟敌人消耗了,要一鼓作气消灭敌人。
但是我军解放路上最难打的一个地方,就是敌军的大本营兰州地区。虽然马家军还有另外一个援军胡宗南部,那里又是敌军的老巢,可当地百姓苦马家军已久。即便敌军布下天罗地网,我军也要将其解放。
在没有调来第十八、十九两支兵团时,彭老总就曾率部队打过攻坚战,但敌人仗着武器大炮和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摇身一变,成了我军无处下“嘴”的“大刺猬”。
战前,郑维山将军特地申请调到彭老总麾下,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参加这场战役,他要亲自报当年的血海深仇。随着决战开始,他主动找到老上级申请带领63军负责这次战役的主攻。
彭老总知道马家军是他心里的梦魇,为此同意他的请求,郑维山指挥部队跟马步芳交火,敌人的防守十分顽强,多次进攻未能取得成效,最后被迫退回。
之后他立马召集战士们开会,商讨该如何进攻,此时部队正好有足够的炮弹,为此他想出一个十分浪费的想法,那就是不计损失,拿炮弹轰碎敌人的铜墙铁壁。
等到第二次进攻之前,郑维山调来炮兵部队,下达了不计损失,急速射击的命令,很快炮弹倾泻在敌军阵地上,轰隆隆的声响,吓得敌人望风而逃,可他们逃得再快,也快不过炮弹的速度。
炮兵部队打爽了,我军战士成功突破敌人的外围屏障,成功打开兰州城的大门,彭老总得知一野仅剩的一万枚炮弹被打光了,既高兴又生气,面对责问他没有多说话,而是默默地爬上兰州城墙头朝着祁连山方向磕了几个头,以告慰牺牲在那个方向的西路军烈士们。
随着大西北地区被彭老总成功拿下,全国范围内的国军几乎逃的逃,剩余就是被我军剿灭,还有闲散部队隐居深山,没被发现,而偏远一点的地区有西藏、新疆等地区还没有回归人民的怀抱。
为此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就肩负在陈赓兵团肩上,可贺老总马上会成为西南局的主要领导,对于当地的敌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也需要带队前去战斗,为此才接到毛主席命令带队前往西南。
二、不就多吃几天大米饭
贺老总为人处世上想得十分全面,解放西南虽然十分重要,但西北也不是良善之地,需要大军清剿,贺老总不能直接朝彭老总要兵耽误解放大西北这件事。
为此他才提出要带着第十八兵团入川、贵、滇地区剿灭匪患,可贸然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地域,战士们会有抵触心理,贺老总预料到了,但他已许下军令,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随意更改。
考虑到战士们有抵抗情绪,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政工人员,开始深入部队底层找寻难题,随后集中解决,他听到的更多的是,怕不习惯西康地区的环境,吃不惯当地辛辣的口味,不想吃大米饭。
将各种问题汇总之后,贺老总立马下令召开一个十八兵团谈心大会,内容非常简短却能直击战士们的内心。
西南地区的条件更加艰苦,环境更加恶劣,但遇到一点挫折我军就不入川,不去管那上千万被老蒋奴役的百姓,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那我们的内心能够安稳吗,不会感到愧疚吗?
贺老总说的这里开始以自身举例,红军时期为了摆脱敌人的进攻,部队被迫进行转移,踏上长征路之后,就开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是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即便是我也不例外。
有的吃更多是野草、树根等食物,难以下咽,但为了生活只能如此,到了陕北,我一个吃惯大米的人,却要整日跟黑豆或者小米打交道,这样的生活我受不了,其他人受不了,能有现在局面吗,不能。
战士们委屈一下,为了解放事业,克服一下环境问题和吃食问题,前往西南地区为了当地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为了我们信仰和革命事业忍受一下,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立大功的机会,给到十八兵团,战士们要好好把握一下。
贺老总的谈心效果十分显著,战士们一个个红着脸争着抢着要去大西北,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知道被国民党压榨究竟是什么生活,为此他们以最快速度投入到接下战斗中。
三、解放大西北
随着京津冀等地相继沦陷,老蒋为了自己的能够东山再起,将全部希望放在西南地区,以为这里多是穷山恶水外带一些天险,易守难攻,能够打断我军解放当地的决心。
将这里当做积攒自身实力根据地,效仿刘皇叔,想着积蓄实力打回中原等地,可毛主席早就看穿他的小心思,立马派遣刘帅跟贺老总率部解放当地,救当地百姓于水火之中。
老蒋以为当地的天险防线能够拦住我军,特地布下重兵,可我军乃是人心所向,直接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完成其他方向突破,越过天险,成功杀到西南地区,直奔敌军部署最薄弱的地区发动猛烈进攻。
四川的防线在古人眼里算是易守难攻,但在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面前,却是漏洞百出,在刘帅和贺老总的指挥下,我军从敌人防线的侧翼完成突袭,这一战算是中国战场上最后一战,也成了解放战场上歼敌最多的战役。
结语
国军防线全线溃败之际,墙倒众人推,川军将领临阵起义,在背后给予国军残部沉重一击,最后一战将敌人冲的四零八散,连俘虏带消灭的敌人,共计歼灭国军90多万人,顺利解放大西南地区,取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