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由进出中国,并且随意轰炸,中国还根本拦不住。”

这是2024年3月3日,著名媒体《欧亚时报》对美国所谓第六代战机B21的全新溢美之词。


(相关截图报道)

在美国空军高层们看来,这款集结了美国所有全新科技的最先进尖端设备,能力强大到唯我独尊,性能优异到舍我其谁,可以无视中国那堪称强大到无以复加的防空火力,是名副其实的“对华作战”宝具。

但这样的一款宝具真有这样的战斗力吗?考虑到美国人在诸多先进武器的性能上都曾有过夸大其词之举,很难让人不怀疑,这是不是又是美国人的王婆卖瓜之举。


(B21轰炸机)

改变人类航空史

2022年12月,B-21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空军第42号工厂完成了首飞仪式,震惊了世界。

美国人称,这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新一代战机,注定将要改变人类航空历史的进程。


(B21起飞)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军在B-21身上延续了B-2(当年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元凶”,造价高昂,甚至超过了等质量的黄金)、F-22等多款先进战机的隐身作战经验。

他们在B-21这款战机身上采用了先进的飞翼气动布局和体型设计,不仅完美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标准,而且在执行任务时保持了比前辈们更高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


(B21战机)

航电系统和制导能力方面,B21同样完成了对B2青出于蓝的超越,能够实现精确打击和远程摧毁目标。

同时,B-21的弹舱设计同样极为合理,可以携带多种类型的弹药,并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

特别是在2022年完成首飞的时候,美军还在紧锣密鼓的研究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导弹,据传这款导弹极为精锐,能在千里之外取上将首级,未来有望成为B-21的主战武器。

此外,按照美军的说法,B-21还兼容有人和有人/无人协同两种作战模式,可以与无人机等其他作战平台形成协同作战体系。


(B21战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空军还与B-21的制造厂商诺格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数字生态系统”,为B - 21的生产提供全面的工程和制造数据支持,确保战机具备可负担性、可扩展性以及充足的采购能力。

美国空军期望借此加速B-21的生产进程,尽快实现生产150-225架的目标,以增强对中国的威慑水平。

而关于这个水平,他们乐观地相信,凭借B21新锐的作战能力,甚至可以无视中国本土防空,深入中国境内随意发动攻击,摧毁关键目标。



美国人的王婆卖瓜?

然而,对于B-21的真实战斗力,外界却存在诸多质疑。

考虑到美国人曾多次吹牛不打草稿的“黑历史”,或许B21的战斗力远远没有这么夸张。

就比如在B-21之前,美国最最最新锐的战机F22。2005年,F22刚刚服役之时,全世界都被这款造型流畅,锋芒毕露,外形几近科幻的新锐战机,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尤其是战机配备的F-119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能够产生105千牛以上的推力,最大推力达155.7千牛,也就是约15.87吨,令人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F119的推重比,更是达到了一种堪称恐怖的境地,这个惊人的数字10:1,不仅傲立于当时发动机领域的各项豪杰,甚至还直接给未来的航空发动机设计树立了难以逾越的标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F22的真实性能逐渐浮出水面。人们这才发现,它虽然的确是一款非常先进的战机,但远非美国人吹嘘的那般无所不能。

就比如在美国人口里神乎其神的10:1的推重比,目前通过马斯克等人的调查,这款发动机的推重比的真实数字其实只有5.2:1,最了不起也就7.951:1,“属于确实强,但也没比我们强多少””的这个范畴,哪里还有当初那种科幻之感。



当然,如果只是F22,那么或许还只是孤例,但奈何不住美国人口无遮拦喜欢吹牛的习惯实在是过于突出,以至于这样的黑历史竟然到了罄竹难书的境地。

就比如国之重器航空母舰,2000年时,美国公布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成本和服役支出

仅仅是这个数字本身,便引得全世界集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航母本身的造价就足足需要五亿美元之巨不说,还有配套设施的完善,相关设备的维护,每年一艘航母就足以耗费300亿美元,这甚至相当于一些国家的年度GDP总和。



但等到中国海军仔细核对了美国人公布的数据以后才发现,航母虽然单艘造价高昂,但在集群生产以后,可以通过量产的方式平摊资金,哪里有美国人说的那么昂贵。

美国人宣传一年花费300亿的说法,不过又是因为他们的吹牛而已。



战斗力存疑

从上述案例可见,吹牛似乎已成为美国人的一种习惯。

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会对他们极力吹嘘的“对华作战宝具”B-21产生怀疑。

从目前曝光的图片来看,B-21外型与B-2极为相似,似乎并无太多升级。



而且B-21尺寸比B-2更小,这让世人对它的武器搭载能力心存疑虑。

说到武器,曾被美国人寄予厚望的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因发射屡屡失败,如今已近乎处于“查无此人”的状态,这也加深了人们对这款武器未来前景的担忧。



由此看来,B-21所谓的强大、无视中国防空,或许也只是他们的又一次夸大其词。

毕竟,战争不是玩笑,任何武器装备都需经过实战检验才能真正证明其价值。在B-21真正投入战场前,没人能确定其真实战斗力。

所以,对于这款所谓的“对华作战宝具”,中国仍需保持警惕,不可轻信美方言辞。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首飞两个月后 美宣称B21进入“低速生产阶段”》 2、观察者网《B21尾部终于曝光:设计和B2一脉相承》 3、观察者网《美国空军需要多少架B21轰炸机?“145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