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平市待了半天时间,吃了“白起肉烧豆腐”、“炒炉面”、“肠子汤”,喝了一罐厦普赛尔黄梨汁。
从铁佛寺出来,发现巷子边上有卖烧豆腐的。5块钱一份,我跟着凑热闹,也买了一份品尝。摊主很热情,她身后就是她家的街门,她让我们进院子里去吃。我走进院里,是一座很典型的山西农村小院,院中央有两三张户外桌,一边的屋檐下,不知是她母亲还是婆婆,正在厨具上烤豆腐块。
高平烧豆腐,又叫白起肉,是一种将豆腐切块烤焦,然后拌着豆腐泥和蒜泥一起吃的一种民间小吃。传说高平之所以有此风俗,是因为当地群众憎恨坑杀40万赵军将士的秦军主帅白起,所以将豆腐视为白起的脑子,要吃掉它。
我坐下细细品尝,豆腐焦香有韧性,再加上比较咸的豆腐泥和蒜泥,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算是一种比较古典的特色小吃,几乎没什么调料,主要就是咸味和蒜味,见多了现代小吃里动辄各种加辣椒油,这种小吃偶尔尝尝也觉得挺好。
吃完了烧豆腐,便按着手机导航,来到据此几百米外的米山大食堂,这家店在当地很有名,曾上过CCTV节目,店里展示着不少奖章。
这个店一共有3层,根据店员安排,我上了二楼,找了个散座。二楼上有几个服务员,其中一个过来一边倒水一边让扫码点餐。我说我直接点吧,她说可以。
由于她说的是高平方言,我半懂不懂,但总之是点完了。我一个人食量小,要了一份炒炉面,一份肠子汤。
之前从未听说过炉面,这次来尝尝到底是什么。这里的炒炉面分肉的和素的,价格都一样,我要了素的。显然这里不像是在搞预制菜,因为她上菜比较慢。等了快20分钟,终于端上来了。我一看,原来素炒就是蛋炒。
这炒炉面还没吃,就闻起来焦香焦香的,面非常细且比较碎,看上去像炒河粉一样,但口感确实是面条而不是粉。据说炉面是先蒸熟再炒制,吃起来焦香油香,很有滋味,里面还有豆角和葱花,味道有点像我们晋中地区的谷垒,就是口感比较干,需要多喝水。
肠子汤也端上来了。这汤是高平十大碗之一,里面主要有猪肠、豆腐条和葱花。是比较浓稠一点的汤。喝起来有一些酸味和胡椒味道,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汤,吃完炉面,又把这碗汤喝得精光。
相对而言,这两样是许多人推荐必点的,我觉得都很有特色,如果非要说更喜欢哪个,我会更偏爱肠子汤。
小时候每到除夕夜,父亲就会去村里的超市,抱回一堆罐装饮料,饮料包装是深蓝色的,罐体细长,跟平常看到的健力宝铝罐不同,它是坚硬的铁罐。这就是山西有名的厦普赛尔黄梨汁。
现在想来,这饮料当时卖的也挺贵的,比可乐什么的贵多了。但家长认为这是好饮料,是可以“打凉下火“的,喝了有好处。我印象中,这饮料黄梨味儿特别足,很清甜很好喝。几乎就是我童年里喝过最好的饮料。
如今来到高平市,早上亲眼见到厦普赛尔的总部,又在博物馆看到它的样品介绍。那我当然要喝一喝它。吃完午餐后,有点热,也有点口渴,于是顺利成章在附近小店铺里找到了一罐,付款后走在街边,拉开拉环,一股香味立刻传来。
其实我也喝过大瓶装的,但不得不说,罐装的确是要比瓶装的好喝,味道要更加浓郁一些。但跟印象中小时候的味道,还是略淡了一点,可能是原料黄梨也随着时间更迭有所不同了。
晃晃悠悠喝完,转到大路上,坐公交来到神农汽车站,高平半日之旅就此结束,要坐城际公交去往晋城市了。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