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9月28日,长春晚报报道,长春一处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人声称自己晾晒的“救命药材”丢失了。



药材价值十分昂贵,孙先生晾晒的这一小点就价值5000元,是专门给自己的父亲准备的,而更要命的是,这种药材有毒,长相还很有迷惑性,如果被误食,严重的极有可能会中毒致死。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药材呢,失踪的“救命药材”又去了哪里呢?



«【·差点被腌成咸菜·】»

报案人是一家洗车行的老板孙先生,他的父亲身患癌症,每日需要服用中药,药方中有一味药材极为特殊,需要单独晾晒之后入药,价值也不低,单是孙先生晾晒的这些就价值5000元。

为了方便起见,孙先生就在自己的洗车行门口晾晒药材,并且还专门放在了一个纸箱里,然而等他再次来到洗车行门口的时候,门口的药材连同纸箱都不见了。



孙先生这才慌忙报警,希望能够寻回父亲的药材,并且不要让人误食了它,因为这种药材是具有一定毒性的。

民警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立即展开调查,兵分两路,一队人去调查当地的监控,一队人走访附近的居民,看是否有人拿走了门口的纸箱。



经过一番调查,民警最终在监控中发现了端倪,在当天早上的6点左右,有一位拾荒老人经过了洗车行门口,并且捡走了纸箱。

通过对监控的追查,发现这名拾荒老人最终在一个小区的一栋楼附近消失,为了尽快找出老人,民警挨家挨户询问,最终找到了这位拾荒老人。



老人表示自己在附近拾荒,正好路过了洗车行门口,那时候洗车行还没开门,门口就放着一个纸箱子。

她以为这是别人不要的,就想捡走,正好还发现里面有东西,纸箱底部铺了一层,看起来像是鬼子姜。



拾荒老人就将箱子连同里面的“鬼子姜”都一起捡走了,并且还打算将纸箱卖了换钱,“鬼子姜”就留着腌咸菜。

幸亏民警及时找到老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之后民警也向老人科普到,这并不是鬼子姜,而是一种叫独角莲的药材,误食之后会中毒。



老人在得知情况之后,也立即将药材还给了孙先生。

那么独角莲是一种什么药材呢?为何老人会将其误认为是鬼子姜呢?



«【·独角莲和鬼子姜·】»

独角莲属于天南星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外形颇具观赏,高30到60厘米,地下具粗大的块茎,地上生一枚掌状复叶或裂叶,叶片边缘光滑或稍具波状,叶柄粗长,具紫斑。

最具辨识度的是其“佛焰苞”状花序,花苞呈紫绿色,卷曲如螺,内藏肉穗花序。



独角莲开花时,其佛焰苞常呈紫褐色或绿色,伞状、管状,顶部如角状突起,这也是“独角”之名的来源。

独角莲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地区,常见于林下、山坡、溪边阴湿处,海拔300到1800米的地方尤为常见,它喜湿润、阴凉环境,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最适合其生长。



独角莲的块茎具有毒性,生食或误食会导致口腔灼痛、肿胀、咽喉刺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甚至中毒身亡。

尽管毒性极强,独角莲在中医中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需经过严格炮制,民间或未受专业训练者切勿自行尝试药用或食用。



鬼子姜学名又叫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两者虽然都拥有地下块茎,并且在某些环境下块茎外形略有相似,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和用途有着本质的区别。

独角莲的块茎呈圆球形或扁圆形,质地坚实,外皮通常为棕褐色或黄褐色,表面粗糙,有明显的鳞片痕迹,切开后块茎内部为白色或淡黄色,闻起来没有特别的香气,气味略带土腥。



与之不同,菊芋的块茎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像小土豆一样带有多个节状突起,看起来很像姜,质地松脆,水分充足,表皮颜色通常为浅褐色至黄色,较为光滑,容易剥除,切开后内部为白色,汁液丰富,有一种淡淡的清甜气味。



菊芋块茎中不含毒素,富含多种矿物质,是一种健康的食物来源,它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蒸、煮、炒、腌制等,食味清甜可口,是北方农村非常常见的一种野菜。

在野外识别中,独角莲和菊芋的块茎因为颜色和大小相近,有时容易被误认,特别是在早春地上部分尚未完全生长时更为困难,然而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分辨出两者的差异。



除了鬼子姜之外,独角莲还和芋头长相十分相似,也极有会被当成芋头而误食。

芋头同属天南星科,但为可食用植物,块茎富含淀粉,煮熟后软糯可口,常见于家庭厨房。

然而,芋头的外形与独角莲颇为相似,特别是在野外状态下,许多未长出明显叶片或未开花的独角莲,极易与芋头混淆。



芋头的叶子宽大,叶柄自叶片中心连出,俗称“滴水观音”形态,而独角莲的叶片呈掌状或分裂,叶柄位置与芋头略有差异,需仔细辨认。

误将独角莲当作芋头采回食用的案例并不罕见,且后果往往严重,需引起重视。

春日回暖,草木复苏,各种野菜竞相冒头,成为不少人挖野菜、尝鲜味的好时节。



然而,在这一片绿意盎然中,却也潜藏着“危险的美味”,野外植物种类繁多,长相相似的植物很多,尤其是某些有毒植物会“伪装”成常见野菜,如独角莲似芋头、乌头似芹菜。

人们在采挖野菜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加注意,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与科学之识,不盲采、不乱吃,只采自己熟悉、确认无毒的种类,宁可放弃也不要冒险。

参考:

长春晚报《事发长春!“救命药材”找到了》,2024-9-28
北青网《野外一株植物很好看男子一口咬下 医生:幸亏没有吞下去》,2022-4-19
澎湃新闻《京味饮食丨腌鬼子姜》,2020-6-2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