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蚌埠合理解决飞灰资源化处置利用问题。



网友

有关合理解决蚌埠市城某公司飞灰资源化处置利用项目用地,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市循某产业园垃圾渗滤液南调节池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105米,面积12600平方约19亩。调节池总容量约五万吨(包括渗滤液和淤泥),目前北池污泥量约占北池百分之六七十,特别是北池东北大部分污泥已与池面持平,膜下即污泥。南池污泥量约占南池百分之五六十。如此两池容量各为25000吨,南池渗滤液总量在一万吨多一点。

二是约在2022年下半年(7至10月间)调节池液位下降至从池边围墙(以北池西北角墙为标准)以下约1.6米,当时池中间水泥围挡高于周围浮桥约1米(现水泥围档已低于周围浮桥)。调节池液位与吨数比为液位升降一厘米对应渗滤液增减220吨。垃圾堆体从2018年开始即封堆不再接收生活垃圾,堆体垃圾渗滤液产生量越来越少,2022年园区测量堆体每天产生量约在60至70吨(包括雨天渗漏)。

几年来,渗滤液处理站每天几百吨的处理量,同期一污二污厂罐车外运处置,考虑到各区垃圾转运站不定期运送垃圾水排放到调节池(数量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么长时间,调节池液位不降反升,甚至近几个月外运处置的情况下,液位还是不降反升,不符合基本认知常识,很不正常。

相关数据,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至今的包括渗滤液站进水总量,渗滤液出水量,浓缩液进出水量,中水排放总量以及该站使用中环水务用水量,园区监管调节池液位测算数据,各区转运站排放数据,一污二污外运数据等等数据对比分析,是否合理,正常。园区这几年管理形同虚设。

三是尽快解决南池水和污泥,可加固加高围挡,将南池渗滤液抽排入北池,也可考虑先从北池东北位置将积存污泥清空,把北池部分空间腾岀来,完全可以容纳南池渗滤液进入,容量绰绰有余,两三万吨都能容下。如此,腾退所用设备机械园区均具备施工清理条件,如采取上述方案该项用地二十日即可交付。

官方回复

蚌埠市委督查考核办

2025年1月,市城管局委托安徽水文勘察院开展现场测量,调节池南池渗滤液31720m3,北池29950m3,污泥9350m3,90%的沉淀淤泥堆积在北池,在调节池污水未清空之前,若揭开覆盖膜使用机械设备施工清理淤泥,将会破坏调节池底部防渗膜,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带来严重环保问题。

关于“加高围挡”建议,市城管局对接咨询调节池改造项目设计单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调节池中间分隔堤为碾压土坝,土坝顶宽约1.5m,坝顶标高低于周边池顶15cm,现状北侧调节池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若需实现增加池容2万立方米,则至少需抬高2.0-2.5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分隔堤加高问题,现状分隔堤长度约为110米,两侧为调节池体存水,需采用人工分段施工;采用混凝土挡墙作业面紧张,同时涉及养护周期问题,整体施工过程复杂且费用较高。

二是防渗材料衔接问题,目前调节池底部采用柔性防渗膜材进行防渗,现状分隔堤顶部宽度仅为1.5米,分隔堤加高后需考虑防渗材料延伸焊接及锚固问题,至少需要外扩约1.6-2.0米,现分隔堤处空间不满足实施条件。

综上可知,该建议暂不具备相应实施条件。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加快开展渗滤液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力争尽快解决垃圾焚烧飞灰项目用地问题。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