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和中国加强了外交努力”,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访华的美方高层人员”,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的访华行程备受外界瞩目。



在结束与中方的一系列会晤后,戴安斯向媒体透露会晤“富有成效”,还表示期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安排两党参议员访华。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表示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访华,通过亲身体验增进对中国的客观认识,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

外交部发言人称,欢迎戴恩斯访华,也欢迎美国各界人士前来,强调稳固的中美关系对两国人民以及国际社会皆有益处。

不过,或许因事情敏感,外交部暂未披露戴恩斯访华的具体细节。鉴于特朗普就职前曾有“上任百日内访华”的计划,而如今执政已60多天却尚无行动,戴恩斯此次访华不排除是为中美高层会面做前期准备,且有推动中美高层在北京会晤的可能性 。

在戴恩斯访华事件尚未开启时,外界便有诸多猜测,不少声音认为这可能是中美关系破冰缓和的先兆。但从美国当下态度来看,其目的并非缓和关系,而是试图试探中国底线,同时还不断对中国进行打压 。实际上,戴恩斯此次访华的核心目的是就两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展开协商。此前中方高层会见后曾明确表示,北京和华盛顿理应选择对话而非对抗。结合当前中美关系,这无疑指向了关税战。

今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发起两轮关税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已提升至20%。尽管距离特朗普宣称的60%关税目标仍有差距,但倘若美国持续加征关税直至该水平,中美关税战极有可能演变为全面贸易战。



一旦贸易战爆发,全球经济将遭受重创,没有赢家可言 。

3月26日,中方高层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视频通话。中方就美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加征关税、相关301调查以及拟出台的“对等”关税等问题表达了严正关切,期望美方尽快回归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的正轨。美方则表示,坦诚对话对增进相互理解、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双方一致认为,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利益,并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持续保持沟通 。值得关注的是,3月26日特朗普亲口宣布,将于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永久加征25%关税,进口汽车零部件最多可获得30天的宽限期。不过,若企业选择在美国本土生产汽车,则无需缴纳此关税。显然,特朗普此举的真实意图是借助高额关税,迫使相关企业赴美投资建厂,以增强美国制造业实力,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实现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 。

特朗普团队为振兴美国制造业,采取这种激进手段从全球掠夺经济资源,但其做法实则伤害了美国民众自身利益。

因为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不会使美国消费者放弃购车需求,而在美国本土汽车产品不受青睐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被迫花费更高价格购买进口汽车 。

从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他似乎将“关税大棒”视作解决经济问题的万能工具,然而这种想法既违背经济学常识,也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其后续影响值得持续关注,中美关系走向也在这场博弈中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