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人类的恶意到底有多可怕?

有一个匿名回答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在我小的时候,被邻居忽悠,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公主,直到我走进女厕所……

无独有偶,一些看似无意的小举动却会对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一个司机在停车位逗留,只是为了让你多等一会儿;一个邻居竖起了篱笆,只是为了挡住你的视线;夫妻争夺孩子的监护权,只是为了刁难彼此……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生的恶意》一书中认为:恶意不是我们灵魂上的一个黑色污点,而是灵魂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第四种行为,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一直被隐藏在暗处,但这对它来说不是安全的;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它,看看它究竟是什么,从而更好地面对它。

01

邪恶的恶意害人害己

“人性最大的恶,是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看似跟你亲密无间的人,内心对你有多大的恶意”,东野圭吾曾这样说。

人心不能直视又无法揣测,哪怕是曾经最亲密的人,嫉妒愤怒、爱恨情仇、人性变化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却又无可奈何。

《人类的恶意》书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惊悚的故事:

这位母亲在儿子一周岁那天早晨突然发现儿子离奇死亡,她悲痛万分,但是却没有任何线索。然而在儿子的葬礼结束后,丈夫把她拉到一边,告诉她儿子不是自然死亡的,而是他故意的:

在妻子上班时,他用透明薄膜裹住儿子的头部,等儿子窒息后,他去另一个房间吃了点东西,刷了牙,20分钟后才回到儿子的房间,他拿掉透明薄膜后,把儿子脸朝下放在摇篮里。而妻子下班后只单纯地认为儿子是睡觉了。

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的妻子听完丈夫的叙述一脸错愕,震惊和恐惧充斥着她的全身。

丈夫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3年前两人未结婚时一起出去旅行,途中丈夫的父亲去世,但妻子拒绝提前结束旅行,没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

后来故意娶了她,让她怀孕,等儿子出生,在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父亲节的时候,亲手杀掉自己的儿子,只为报复三年前未结婚时妻子不愿意提前结束旅行。

我试图去探索这份恶意的来源,一份即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去毁了对方的恶意;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又让人后背发凉。

这种“恶意”的缩影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可能是出于嫉妒,也可能是我们自己也说不清的缘由。

朋友小桃的老公婚后出轨了,无论小桃怎样挽回与乞求,老公表面上认错,说要回归家庭,与外面的那位断了联系,可事实上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而越来越频繁的夜不归宿,往家拿的钱也越来越少。

小桃恼羞成怒,觉得凭什么我要忍着你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于是也在外面找了一个,给丈夫戴了绿帽子。

但是,却没想到识人不淑,不仅被骗了人,还被骗了钱,丈夫知道后铁了心的要离婚,小桃原本只想报复丈夫,没想到落了个人财两空的境地。

当邪恶的恶意产生时,伤害别人的同时往往会伤害自己。

我们可能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和成长环境,但是却可以选择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羡慕、可以嫉妒、可以厌恶,但别让恶的阴霾遮住善意的力量,别让眼前黑暗的瞧不见光的明亮。

如果可以,希望我们都善良,不要对恶一无所知,因为你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02

被逼的恶意让人心生怜悯

老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

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有的恶意,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遭遇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会让很多原本善良的人心中产生恶意。犹如《水浒传》中的些许好汉,是因为受到压迫却无力反抗,而被逼上梁山。

其中林冲是完完全全被逼上梁山的,最开始的林冲,虽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但事实上他的官职并不高,也就是个小角色。

而且他自己也没升官发财的想法,就想过着普通幸福的生活。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并出手抢夺。即使这样,他也只是赶走了高衙内,并没有对其动手,在林冲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只想过安稳的日子。

后来,高衙内说动了高俅帮他出气,高俅通过栽赃嫁祸的手段,成功的污蔑了林冲。林冲明知这是高俅故意整他,但他仍然没有反抗,他还是想忍气吞声过安生日,结果高衙内继续在后面整他,命人前去杀他。

林冲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忍气吞声,能换来高衙内的高抬贵手,结果没想到人家就是想弄死他,林冲没办法只能反抗,最终被迫上到梁山。

原来,有的恶意,是有迹可循的。

数见不鲜,书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入人心的故事:

两名车臣妇女驾驶一辆装有炸药的卡车冲进俄罗斯特种部队的一个分队在车臣的哨站,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继续活下去。并且从那时起,车臣叛乱分子制造的大多数自杀式袭击事件中都有车臣妇女的参与。

两年内,在这种自杀式恐怖袭击中,有高达一百多名女性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如此疯狂呢?

心理学家安妮·斯帕克哈德和卡普塔·阿赫梅多娃给出来答案:这些女性恐怖分子的行动的根源在于她们看到和遭受的来自俄罗斯的严重不公正对待。几乎每一个车臣女性恐怖分子,都曾有亲人在俄军的行动中丧生。许多人看到自己的家人受到俄罗斯人的虐待或杀害,失去了儿子、丈夫和兄弟。

这些妇女参加恐怖活动,大多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和家人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被逼的恶意虽然让人心生怜悯,但不效仿。

如果我们生活中遭遇莫名其妙的恶意,不要深究,强大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如果可以,希望世界是公平公正的,没有歧视没有压迫,因为不公平待遇,会激起民愤。

03

学会反思,借助恶意成就自己

《人类的恶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并不是仅有黑暗的一面或光明的一面,黑暗面也可能创造光明,要准备好从邪恶中寻找美德的源头。

学会自我反思,将他人的恶意转化为动力。

当我们遭受欺侮遭遇不公平待遇、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会自然而然地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来淡化和转移。

认真弄清对方是有意的还是无意;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自己主观臆造;如果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事出有因,是出于何因;想想自己如此报复是否值得,有没有一个稳妥之处。

《人类的恶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意大利,对于拖拉机制造商来说,1958年是个好年份。意大利一家拖拉机厂的老板费鲁吉欧,不仅给自己买了一辆法拉利,也给他的妻子买了一辆。

然而,他好像不是一个出色的车手,在他第四次烧坏了法拉利的离合器后,他决定让他的拖拉机厂的机械师修理它。

机械师惊讶地发现,法拉利使用的离合器竟然与费鲁吉欧的小型拖拉机所使用的一模一样。 费鲁吉欧因此很不高兴,因为法拉利离合器的要价,是与之完全相同的拖拉机离合器的100倍。

他去找法拉利公司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理论:“你的法拉利所使用的某些零件,竟然与我的拖拉机零件一模一样!”费鲁吉欧愤怒地说。然而恩佐,法拉利的回答更是火上浇油:“你是个开拖拉机的农夫,开我的车,你不应该抱怨,因为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车。”

就在此时,费鲁吉欧决定制造自己的跑车,向法拉利展示应该如何制造更好的跑车。“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正如他妻子反复告诉他的那样。但费鲁吉欧准备冒这个险,尽管他是出于恶意而采取行动的。

最终,他和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公司都很成功,费鲁吉欧的姓氏是兰博基尼。

学会反思,找到恶意的根源,才能控制恶意的滋生,并利用这份恶意来成就自己,让自己成长。

面对不公平时,要敢于说不,敢于与对方做抗争。

我们既需要有能够控制自己滋生恶意的意念,也需要能够利用恶意来强大自己的能力。

《人类的恶意》告诉我们:对于恶意,我们需要辨别力,何时需要恶意,让他人付出代价;何时需要宽恕,远离恶意。

做好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勇气,不惧怕不公正的人,敢于对他们释放恶意。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只有自己内心通透,才会理性面对一切恶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