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军事频道播出的一段画面引发了广泛关注。画面中,解放军某炮兵旅在西北戈壁成功试射了750毫米口径的BRE-10火箭弹。
凭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引导,火箭弹精准命中500公里外的移动标靶,展现了其非凡的作战性能。
▲750毫米火箭弹试射
BRE-10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莫过于750毫米的超大弹径。它作为一款火箭炮弹药,体型甚至超越不少近程战术导弹。
更大的弹径,意味着更大的装药量、更高的爆炸威力和更强的穿透能力。 其高爆战斗部重量可达480公斤,相当于50发15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装药量。
▲1发750毫米火箭弹等于50发155毫米炮弹的装药量
此外,BRE-10的外贸版测试数据显示,其标准穿甲弹头能够穿透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可精准摧毁敌指挥所、雷达站、弹药库等高价值目标。
▲东风-15钻地弹头
更值得关注的是,BRE-10具备多次变轨和纵向机动的能力。它在飞行过程中可多次爬升并调整弹道,最终以近似90°的垂直贯顶方式攻击目标。这种弹道机动特性不仅提高了命中率,也大幅增加了拦截难度。
▲直观感受到750毫米火箭弹的巨大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在一次火箭炮实弹测试中,炮兵部队仅用4分钟完成准备并成功发射,火箭弹以极高的精度击中目标,误差仅在3至5米之间。
相比传统远程火箭炮30米左右的误差,中国远火拥有堪称“凡尔赛”级的精准度。这主要得益于BRE-10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激光陀螺仪及红外末制导等多种制导技术的融合,确保在500千米的超远距离下仍可实现10米级命中精度。
▲火箭炮已成为我国的明星产品
相比之下,美国M-270“海马斯”火箭炮在发射M-31制导火箭弹时,最大射程仅70公里,而搭载ATACMS战术导弹时,射程也只有300公里。BRE-10的射程几乎是ATACMS的两倍,其性能已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众多近程战术弹道导弹。
它具备火力封锁台湾海峡乃至冲绳群岛周边海域的能力,极大增强了对战略要地的威慑力。以远低于导弹的成本,实现了战术导弹级别的战术打击效果。
▲阅兵式上的远火车队
这种“非对称优势”不仅提升了陆军的整体火力投送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战场的态势。它的出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工科技的卓越实力,更完美地诠释了属于东方的暴力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