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德国克虏伯公司创立于十九世纪初叶,最早该企业以冶炼钢铁为主,1847年,公司下属的兵工厂用自己锻造的材料开始制造火炮。凭借先进的技术,克虏伯制造的火炮品质越来越好,种类也比较多。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火炮发展到后膛装填,不过当时的火炮都是架退式,这种炮的炮管与炮架刚性连接,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炮架整体后移来抵消发射时的后坐力。克虏伯制造的火炮工艺精湛、性能出色,本文简单介绍几款该企业在十九世纪末叶制造的架退式火炮。
上面图片中的火炮看着个头挺大,实际上此炮确实是一款大口径重炮,它就是克虏伯于1872年开始制造的C72式150毫米架退过山炮。该炮实际口径149.1毫米,炮管长3.4米,作战重量4930千克,行军重量7340千克;高低射角-5至+37度,水平射角5度;炮口初速396米/秒,最大射程8000米。
上面两张图片中的火炮,是克虏伯在1878年制造的C78式75毫米架退式野战炮,这款火炮曾经被清朝的淮军大量引进,被称为行营炮。该炮轻巧灵活,其身管长2.025米,作战重量840千克,行军重量1840千克;高低射角-8至+25度,水平射角6度;炮口初速46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炮弹重5千克。淮军引进时,随炮配有24发炮弹,可发射单层子母弹、层叠开花弹、群子弹、子母弹。
上图中的是克虏伯C80式120毫米架退过山炮,制造年份为1880年,该炮由克虏伯C73式过山炮改进而来。这种火炮的炮管长2.8米,作战重量2455千克,行军重量4675千克;高低射角-5至+40度,水平射角5度;炮口初速442米/秒,最大射程7900米,炮弹重21千克。
由于C80式120毫米架退过山炮重量太大,不利于崎岖地形进行移动,因此克虏伯兵工厂又开发了一款轻量化的120毫米过山炮,因为此炮制造年份为1892年,所以命名为M92式120毫米架退过山炮,上面两幅就是这款炮的图片。该炮的身管长1.4米,作战重量1115千克,行军重量2100千克;高低射界-5至+45度,水平射界6度;炮口初速268米/秒,最大射程5800米,炮弹重21千克。
上述几款火炮是克虏伯公司在十九世纪末叶,制造的众多架退式火炮中的一部分,此后该企业逐步转向管退式火炮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