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夜骑开封”成为潮流,沉寂已久的开封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感受到它的历史底蕴,也有人惋惜它的没落。

自古以来的繁华与富贵、文化与底蕴,使它成为新中国首都的有力竞争者,怎奈王稼祥一语中的,使它与首都之位失之交臂。

爆火后的它依旧是灯火通明、通宵不绝的历史古城,只是早已不复曾经的辉煌与繁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沦落至此的呢?



全网喊停的开封夜行

“开封夜骑”最早是几名在郑州上大学的女生提出来的创意,她们骑着共享自行车,穿越78公里,就为了那口浓郁爆汁的灌汤包。

她们或许也没有想到,一次突发奇想、说“骑”就“骑”的短途夜行,竟然能成为全网人潮,跟风打卡者不计其数。



刚上热搜那两天,夜骑开封的都是在附近城市上学的学生,开封为了抓住这波流量,不仅安排交警保驾护航,还安排志愿者引路。

许多商家甚至特意更改了营业时间,白天闭店休息,晚上精力充沛地做生意,力求用最好的态度,服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随着开封服务越来越好、热度越来越高,参与“开封夜骑”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跨省骑行,就为了看一眼富贵迷人眼的“夜东京”。

可“开封夜骑”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从郑开大道全程设有非机动车道,但是夜骑人数众多,难保不会出现问题。



就这样,“开封夜骑”在最火爆的时候,被全网喊停,热度逐渐消退之后,开封又回到了曾经寂寥的模样。

不少参与夜骑的人都对开封的没落感到惋惜,它明明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气韵的城市,为何会从繁华之巅,一步步沦流如今这般田地的呢?



与黄河相伴的“中原宝地”

从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懂得“靠水而居”的道理,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中央,都会有一条蜿蜒的河流。

在古代人眼中,水就是生活的基础条件,农耕离不开水,人更离不开水,所以有水的地方,才有人居住,水源越丰富的城市,农业发展得越好。

毗邻黄河的开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在这里居住、种地,埋下了一颗繁华的种子,宋太祖都不得不定都于此。



由于开封是老祖宗选的福地,那里的农业发展十分成熟,城市也颇具规模,在宋朝建立之前,已经是非常繁华的城市了。

而宋太祖黄袍加身时,采取的是“兵变”的手段,若是将都城定为其他城市,必要大费周章,甚至会动摇根基。

不如直接定都开封,接下原属于后周的基本盘,不仅消耗最小,也最为稳妥,这是宋太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由此可以看出,开封是一座赢在起跑线上的城市,它凭借着先天优势,成为古人眼中的宜居城市,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它也积累了丰厚的底蕴。

然而,毗邻黄河、农业发达又有丰厚底蕴的开封,并未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因为它“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首都之争败下阵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定都何处”是一个关键又复杂的问题,中央选定的城市不少,曾是八朝古都的开封也赫然在列。

若要比拼历史底蕴,洛阳与西安丝毫不惧,南京与北京也有极强竞争力,若要比拼繁荣程度,早已没落的开封就有些“不够看”了。



更重要的是,洛阳与开封同属中原古城,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底蕴深厚,从历史角度来说,二者同质化严重,而且有着同样的“硬伤”。

毛主席考虑定都问题时,曾问过王稼祥的看法,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开封和洛阳的问题,一是中原经济落后,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交通不便,还面临着黄河水患问题。



农业发达曾是开封“睥睨群雄”的资本,随着工业革命与沿海贸易的到来,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都不再具有优势。

再加上黄河水患年年有,治理难度非常大,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排除了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毛主席也认同他的观点。



与开封相比,北京所具的优势显然更符合“首都条件”,王稼祥认为北京的优势在于,身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圈。

从战略眼光来看,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守卫”拱在身前,北京是非常安全的,哪怕发生战争,京都短期内必能安然无恙。



繁华富贵难再返的八朝古都

身为“八朝古都”的开封,不单单是“夷门自古帝王州”,还是富贵非凡的繁华都城,在诸多古书记载中,都能找到它辉煌的证据。

《东京梦华录》中,对热闹非凡、通宵不绝的东京夜市,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载,商户三更天才闭店,不到五更天就开门迎客,热闹响声响彻街头巷尾。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能窥见开封昔日的繁华,街上有各式各样的商户、建筑,路边有络绎不绝的行人,来往的船只上都挤满了人。

有史学家指出,《清明上河图》并非昔年开封的真实写照,但开封的繁华却只多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全球范围内找不到对手。



再看今时今日,昔日繁华已是过眼烟云,多张城市榜单的前列,都找不到它的名字,如此境地令人惋惜。

“开封夜骑”火遍全网后,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现状,只有那些充满历史痕迹的砖墙,仿佛还在用微弱的声音,叙述着曾经的繁华。



北宋时期登上繁华之巅的开封,在九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距离繁华二字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没落与寂寥。

除了仅存的历史遗迹、诗歌画作、古书记载,再没有能证明这座城市繁华的证据,迷人富贵也变成了烟火气。

曾经通宵达旦、妙趣横生的繁华夜场,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也随风飘散、再难复还。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开封,有500个北宋人在真实生活》
中国新闻网《特稿:为何选择北京为首都?》
新京报《1.7万名大学生,从郑州夜骑到开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