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迪江南溧阳消息: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旗下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和华夏收藏文化基地在溧阳曹山文博苑隆重举行授牌仪式。
阳春三月好时节,万物复苏春盎然。
江苏溧阳曹山文博苑成为文化聚焦点。
3月23日吉日吉时,备受瞩目的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和华夏收藏文化基地挂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界精英与收藏爱好者,共同见证这一传承和弘扬华夏收藏文化的重要时刻。
会议由两个中心副秘书长徐新迪主持。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主席周雁翔教授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华夏收藏文化源远流长,研究院和收藏基地的成立,旨在深入挖掘、研究和展示华夏收藏文化的深厚
内涵,为推动文化传承与交流搭建关键平台,助力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更为两个中心推进实施的华夏环太湖文化经济圈与“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助力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厚重的文化经济底蕴。
周雁翔主席强调:
溧阳,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曹山文博院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共同开启华夏收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全新篇章。
这里将成为文化收藏研究的学术高地,专家学者们会在这里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探索华夏收藏文化的历史脉络;这里也会是一座面向大众的文化宝库,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与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到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
周雁翔主席介绍说:
徐志坚先生被誉为中国民间第一收藏家,名不虚传。同时也是备受赞誉的艺术品鉴定师与艺术品评估师。
我与徐志坚先生不仅是同龄人,更是十余年前共同为“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化博览园”的合作伙伴。
徐志坚先生的人生阅历丰富,参过军、打过工,当过律师、做过车间主任,多样的经历为他的收藏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与独特眼光。他对收藏的热爱长期痴迷于历史文化的广採博集
凭借着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他收藏的文物和工艺品数量近20 多万件,藏品涵盖瓷器、玉器、书画、青铜器、竹雕等众多品类,年代跨度从数千年前直至近代,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他也因此被国内外上千家媒体和文物收藏界盛赞为 “中国民间收藏第一人”。
2011 年,他开始筹建曹山文博苑,并于 2017 年完成重新改造竣工。这座总面积达 13000 平方米,展馆面积 5300 平方米的文博苑,是他收藏事业的结晶,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全国众多文博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参观交流,大型博物馆的领导也慕名而至,都来观看展品大饱眼福。
活动现场,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吴郁霖,副主席兼环太湖文化经济圈项目负责人代阳、
副主席兼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院长和基地主任徐志坚,副秘书长兼华夏女子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新迪,副秘书长兼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小芳,副秘书长兼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与基地秘书长林福春,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仁年,文物收藏家鉴定专家周建英等嘉宾和溧阳吴越文化公司以及曹山文博苑的有关专家学者也出席了此次挂牌仪式。他们与现场嘉宾共同为研究院和收藏基地揭牌,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吴郁霖副主席兼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成立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和基地的批文,代阳副主席宣读了任命书,由周雁翔主席亲自授牌和颁发任命秘书。被誉为华夏第一收藏家的徐志坚副主席详细介绍了收藏文化研究院和基地的有关情况和建立华夏历史文化博物院以及扩大建立曹山文博苑的心愿。大家无不为之动容和赞叹,一致表示共同努力共创奇迹完成自己所担负大历史使命。
大家在发言中表示华夏收藏文化研究院将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收藏文化研究,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应用;华夏收藏基地则会致力于收藏、展示各类珍贵文物,通过举办展览、教育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华夏文明的璀璨历史。此次挂牌仪式标志着溧阳在文化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华夏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望成为溧阳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的新亮点。
在大家兴致勃勃热烈气氛中授牌仪式圆满成功。
会后,大家合影留念并参观了曹山风景区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了印象和难忘的时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