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2300名师生徒步百里祭英烈”的清明节活动,让固原火爆出圈。
几乎全网都在一边倒地支持和赞扬。有人说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人说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勇敢和坚强;也有人说,值得推广!
首先,对所有在这次活动中支持和付出,为活动保驾护航的地方和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人们看到了这场极具意义的“行走的思政课”。
其实,固原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三十年,在近几年已经开始变得影响大起来。就像在宁夏,这几年也开始有所行动,比如今年,有多地的学校都组织了学生在本地进行这个徒步活动,距离有长有短,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和精神。
更有学校或者家长,自发地奔赴固原,加入到固原的这支浩浩荡荡的徒步队伍中来。
这也让威记想到,这个特定的自发性的徒步活动,能否成为宁夏文旅一个具有标签性和最富特色的活动?
先声明,这里不是在消费爱国情怀,更不是在作秀,而是企图通过每年的这个活动,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非常具有意义的徒步经历中。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温室中的花朵,太缺乏这样的历练了。如果经历一场这样的徒步,应该会有所触动吧?
并且,从评论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家长还是支持这样的活动的。
所以,固原能否抓住这个有利因素,把它转变为一个具有正能力和意义的文旅活动?
其实,固原有这样的条件。
作为红色传承厚重之地,固原除了清明节的“徒步”活动,还有“重走长征路”,“徒步沙漠”、“北宋粮道”等这样的和徒步相关文旅项目。怎么整理和挖掘,让其成为宁夏文旅发展的助力,这就需要宁夏,需要固原好好策划了。
在威记看来,固原这些年在文旅上是下了大力气的。它完全有能力将清明节“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以及一系列徒步文旅项目,精心打造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的特色文旅标签。
比如说,想深化活动的文化内涵,结合固原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设计更多互动体验环节,如沿途设置红色故事讲解站,让参与者在徒步中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在特定场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R(增强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家庭参与。
还有,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讲述徒步者的感人故事,展示固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形成口碑效应。这两天铺天盖地的视频和讨论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成为固原转化这个活动为文旅项目的基础和契机。
政府与企业可合作开发徒步线路周边的基础设施,如休息站、生态厕所、特色餐饮点等,既方便参与者,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举办徒步文化节,融入地方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元素,丰富活动内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当然了,这不是简单的融合,需要的是认真考量和策划。就像“重走长征路”一样,在六盘山景区,在西吉的红军寨等都有体现。
简单来说,流量来了,怎么接住它?固原需细致规划,整合资源,将徒步活动打造成为集教育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旅品牌,不仅能让参与者获得身心的洗礼,也能为宁夏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特色。
或许,这也会成为宁夏文旅的新风尚也不一定呢?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