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第15届全运会网球项目单项资格赛在有着“小莲花”之称的杭州奥体中心网球场举行。
已经凭借排名获得男单和男双正赛资格的肖霖昂没有参赛,但他还是随上海队来到现场,为队友们加油打气。然后,他又返回有着“白玉兰”造型的上海旗忠国际网球中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备战4月在六安举行的连续3周ITF赛事。
无论“小莲花”还是“白玉兰”,两座球场都是他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舞台。
2024年9月中旬,他持外卡参加了ATP250级赛事杭州公开赛男单资格赛。两周之后,他收到一张ATP1000级赛事上海大师赛男单资格赛的外卡。首轮以6比2、6比3击败赛会21号种子、ATP积分榜排名第146位的日本球员望月慎太郎之后,他迎来职业生涯第一场巡回赛层面的胜利。
“杭州的球场我算是熟悉,我们队日常又都是在旗忠训练,条件非常好。”他开玩笑说自己和小伙伴们就像是间接打上了顶级赛事。这种感觉给了他们很多期待,也让他们努力地向更远的地方迈进。
那里是大满贯,他小时候曾经去过的地方。
①
在澳网,看见德约科维奇
很多人认识肖霖昂,是因为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
在这两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他都作为陪练出现在金牌选手郑钦文的团队当中。他说她是一名拥有强大意志品质的运动员,既努力又自信,“这些优秀品质都深深地激励和鞭策着我”。
在他自己的人生故事里,网球始于2005年。
“我有个姐姐,是她先开始打球的。我5岁时就在球场外面看姐姐训练,跟着一群小伙伴上大课,觉得特别好玩儿。边玩儿边看了一年之后,我发现自己也想打,就在6岁左右开始练球了。虽然姐姐没有打职业,但后来她去美国读大学,也打过校队。”
自从和网球结缘以后,肖霖昂就开始了一条和同龄人不太一样的路:一边打球,一边上课,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在父亲肖林看来,不管任何时候他都不能放弃文化课的学习。二者并不冲突,反而能够更加够促进他对网球的理解,也能够让他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踏实。每天保持两个小时训练,“哪怕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对身心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从学校到球场,从写作业到写训练日记,肖霖昂平衡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但努力还是获得了回报。
他在2017年7月夺得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高中组男子单打冠军,2017年12月收获澳网亚太区外卡赛青少年组男单冠军。转过年来的1月,他来到了墨尔本公园——同一个球场,他的偶像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也在那里。
“那个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学校很配合也很支持我打网球,可以跟老师请假出来比赛。”
对于那一年的澳网,他说印象最深的是在青少年球员休息室里看到了德约科维奇。
“我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待在青少年这里,可能是想要找一个地方休息,然后感觉我们这里气氛活跃,生机勃勃。我可太激动了,就冲上去和他合了个影。”
他一直保留着那张照片,也关注着塞尔维亚人的比赛。
刚刚结束的2025年迈阿密大师赛,德约科维奇赢下的411场大师赛男单胜利,成为该纪录的史上第一人。虽然和职业生涯第100座男单冠军奖杯失之交臂,但作为即将年满38岁的网坛传奇,他还能够和年轻的对手战至抢七,还是感动和激励了所有喜欢他的人。
其中,就包括肖霖昂。
“老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打球,也一直看着他打球。当然读书也是在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2022年大学毕业以后我才决定走职业这条道路。一方面是确实喜欢网球,另一方面是觉得可能自己也具备了一些打职业的实力,就想去试试。”
②
斗兽场,熬下去就是胜利
在真正转入职业之前,他从2019年就已经参加一些ITF赛事了。但后来的疫情,让他的网球之路刚刚开始就遇上了挑战。
“差不多只打了一年就中断了,错失了一些时间。但我觉得影响更大的可能是张之臻和吴易昺他们,他们本应该有更快的向上的空间。对于我来说,就用这段时间来好好训练,沉淀自己。包括后面有了中巡赛,我们也有机会和更高水平的选手们交手、学习。”
2021年,他在中巡赛长沙站上搭档吴昊,夺得男双冠军。那是他首个职业赛事的冠军,即便今天想起来还是会很激动,“感觉刚开始摸到了职业网球的门道”。
一年后,他在同一站赛事中搭档和自己同龄的莫业聪,成功卫冕。
两座奖杯给他带来了信心,让他想要去更远的地方试一试。
2022年8月,刚刚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毕业,他就背上行囊前往10000公里以外的北非城市莫纳斯提尔,开启了一趟难忘但是必须经历的旅程。
莫纳斯提尔位于地中海南岸,天气很好,球场内到处都是向四面伸出枝叶的棕榈树,鸟儿鸣叫其中。那里常年举行ITFM15赛事,为来自世界各地想要在职业网球闯出一片天地的年轻人提供舞台。很多人都是从0个ATP积分开始,通过一轮又一轮资格赛的厮杀,去争取一个正赛席位。从这一层面来说,它更像是职业网球的“斗兽场”。
他在莫纳斯提尔待了4个半月,无比珍惜那段“与世隔绝的时光”。
“虽然级别不高,但竞争真的是非常激烈。而且没有任何其他活动,只有打球,打最纯粹的网球,没有一丝杂念。我之前从来没有出国比过赛,能够在那里待那么久,和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选手比赛,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和信心。”
激烈而紧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在8月中旬拿到第1个ATP积分。11月末,所有中国球员都陆续回到国内,但他还想再等等。
“我就是不想走,希望再熬一熬,再历练历练。到后面不就只剩老外了嘛,我就到处交朋友,和他们搭档参加一些双打比赛。环境会改变人,那段经历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回到国内,我越发地珍惜训练和比赛的机会,觉得自己可以继续去挑战一些东西了。”
2023年7月,肖霖昂的ATP排名首次进入TOP1000,来到第942位。
当年年末,他和张凌豪、崔杰、周意等年轻球员受邀参加了张之臻在珠海举行的冬训营。
“我觉得挺幸运的,能够和臻哥一起练球,近距离看顶级球员是怎么冬训的。他们的自我要求很高,不会允许自己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尽量把每一拍都做到极致。当时我们练了两周,后面我去打中巡赛总决赛,和王傲然一起拿到双打冠军,我认为这都是(和冬训)有直接关系的。”
③
后来者,更要加速前行
在那次冬训里,张之臻不止向年轻人们分享了自己的团队资源,也会给大家准备球衣、球鞋等装备。
“臻哥在训练营期间发了很多K·SWISS的装备给我们,我觉得质量和舒适度都很好。特别是Ultrashot3,很舒服,上脚以后的包裹性非常好,内层柔软,支撑力也足够。”
如今,因为上海久事网球球队和K·SWISS合作,这群年轻人得到了更好的条件,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和习惯选择适配的球衣和球鞋。同时,他们也喜欢队内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2024年5月,更多地在ITF和ATP挑战赛里打磨自己的肖霖昂创造了职业生涯最好排名——第666位。
当时,他在无锡的ATP挑战赛上从资格赛打起,连赢3场跻身男单16强。16进8的比赛,他以1比6、5比7不敌最后的冠军布云朝克特。
“我的成长之路和很多球员都不太一样,一直到大学毕业才转职业。输球的时候,我偶尔会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早一点走职业的路,结果会不一样吗?大家可能技术上练得都差不多,但我觉得他们参加的比赛更多,对怎么赢球有更好的理解,也更熟悉那种感觉。像小布,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他的成熟度就更高一些,拼劲儿也更足一些。”
他把自己比形容成一个后来者,刚站上赛场时会感觉和大家的差距很大。
不过,随着比赛的增多、胜场的增加,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把一切放到时间的长河里去衡量的话,那就没有什么错失或者浪费,总有一天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或早或晚。
但在此之前,忍耐是必经之路。从无锡的失利开始,他遭遇了8连败,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赢一场球。
“就很emo啊,就硬熬啊……你知道,一整周的比赛,第一场输了就没了。那个时候打的基本还都是挑战赛,级别很高,对手又强,很难摆脱当时的困境。我也想过不要参加大比赛了,先去小比赛把信心找回来,但又觉得好不容易有大比赛的机会,不舍得放弃。”
犹豫和摇摆之后,他决定再给自己一些时间。
好在很快就是中国赛季了,他获得了杭州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的男单资格赛外卡。在上海的旗忠国际网球中心,他在男单资格赛首轮击败了ATP排名比自己高600多位的望月慎太郎。
“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场比赛,瞬间信心就又回来了。跟这样的对手较量,我们都抱着冲击的心态,反而更有机会完全地展示出自己的能力。职业球员需要胜利来获得成就感,积累信心。光靠训练是不行的,光有想法也不行,尤其是在mental上面需要通过比赛有更大的历练。”
上海的胜利带给他很大的动力,之后他在湖州和千岛湖两次闯入ITFM25的男单8强。
12月在成都举行的2025澳网亚太区外卡赛,面对泰国球员卡西迪·萨姆雷吉,他在两盘都是4比2领先的情况下遗憾告负。而最终夺冠的后者,在澳网首轮和大满贯冠军得主丹尼尔·梅德维德夫打到了第5盘。
“还是差了一些积累……不是说我也能和梅总打5盘,但希望就在那里。”
希望就在那里,2025年才刚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也才刚刚开始。他期待着在赛季末能够冲进ATP积分榜前400,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去打大满贯的比赛。
那里有他的偶像德约科维奇,和年少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