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深处依旧残雪未消,料峭寒风中,枯草轻轻摇曳,发出簌簌声响。清明重点防火时段,祁连自然保护站迅速进入森林防火一级响应状态。34名护林员就像棋盘上的精锐棋子,把广袤的78万亩林区,精心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控大网,一场守护青山的无声战役就此打响。
晨光熹微 “责任织就防护网”
“老张家新添了坟茔,这个地方一定要重点盯防。”护林员单兴虎在晨会笔记本上,认真地画上三个星号,那一笔一画,都透着沉甸甸的责任。
这个春季,保护站想出了个新法子,构建起“三维防控”体系。地面多个巡护组,每天徒步踏查近50公里,一步一步,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林区的每一寸土地。七个视频监控,还有5处智能卡口,24小时不间断地抓拍进山车辆,一点儿细节都不放过。技术骨干狄万忠轻点监控大屏,满脸自信地介绍:“这套智能烟火识别系统可厉害了,能精准识别半径5公里内的烟雾和火情信息。”
在海拔2600米的临时检查站,李冬梅的劝返话术都更新到2.0版本了。碰到前来祭祀的大娘,她既耐心又温和地说:“大娘,心意到了就行,鲜花一样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清明期间,这样的劝返场景不断上演,一共成功收缴火种58件,给林区消除了不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与日同行 “汗水浇筑安全堤”
中午时分,巡走了大半日的护林员王隆业的防火服已被汗水湿透,因天气寒冷,后背冒出丝丝寒气了。他的巡护路线要经过7处散坟,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检查有没有残留的香灰。“去年有个烟头在腐叶里闷烧了三个小时才冒烟,可把我们吓了一跳。”王隆业回忆起来,神情里还带着点后怕。
在保护站办公室里,智能系统尖锐地报警。管护人员迅速排查,只用了5分钟,就精准锁定了3林班林区的异常热源,并迅速赶到现场,发现是牧民在焚烧垃圾。扑灭火源,管护人员耐心细致地对牧民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暮色四合 “星光见证坚守者”
“爸爸变成大树了!”视频通话里,李志奇6岁的儿子举着蜡笔画,咯咯直笑。这已经是李志奇连续第20天驻守在管护站了。站内的工作日志中记录着:清明期间,全站累计巡逻里程达1400公里。这差不多相当于徒步穿越祁连山主峰2次。每一步,都饱含着对青山的深情守护。
值班室里,工作人员紧盯着监控大屏生怕出现一点问题。“连续多年零火情,这就是我们最骄傲的成绩单,我们要一直守住。”站长王芝义对值班人员说。
当城市里花朵渐次绽放,游人如织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在山林间穿行,用脚步感受山林的气息。他们的防火服上沾满草屑,护林靴里渗着雪水,却始终坚守岗位,让祁连山的每一株草木,都能在安全的春天里茁壮成长。这份无声却坚定的坚守,终将汇聚成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实的根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通讯员:祁世恒李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