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玉)凛冽朔风,肆意掠过杜邮故地,寒柏瑟缩于风中,似在为霜染战甲哀恸悲泣。遥念往昔,大秦锐士身披铁衣,月光倾洒,冷光闪烁,宝剑出鞘,剑鸣响彻塞外大漠。
伊阙之战:威震函谷
秦之武安君白起,初露锋芒于伊阙之战。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与韩魏联军对峙。韩魏两军相互推诿,各怀心思,皆欲保存实力。白起洞悉敌军破绽,采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之策,先集中兵力猛攻魏军,魏军溃败后,韩军亦难以抵挡秦军铁骑。此役,秦军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级,“伊阙鼓震山河裂,廿万颅悬函谷峡”,白起威名初显,函谷关外,敌军闻风丧胆。此役不仅极大削弱了韩魏两国的军事力量,更为秦国东进打开了通道。
鄢郢之战:火焚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白起奉秦王之命进攻楚国。楚国地大物博,且郢都为楚国都城,防御坚固。白起深知强攻难下,便引鄢水灌城,鄢城百姓死伤无数。《水经注·沔水》对此次水攻有详细记载。随后,白起乘胜追击,一举攻克郢都。“鄢郢火焚天地赤,千重殿塌江陵狎”,熊熊烈火燃尽楚国宫殿,郢都沦陷,楚国被迫东迁,元气大伤,秦国则得以控制长江中游要地,进一步扩张了版图。
华阳之战:狂飙河洛
华阳之战发生于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年)。据《史记》记载,白起率军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华阳城下。魏军毫无防备,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华阳奔袭卷狂飚,八昼夜踏碎河洛柙”,短短八昼夜,白起踏破河洛之地魏军的防线,沉重打击了魏赵联军,解除了秦军在华阳的危机,巩固了秦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
长平之战:惨烈悲歌
长平之战,无疑是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战国历史的转折点。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起初,赵国由廉颇领军,采取坚守策略,秦军久攻不下。后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换上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一改廉颇战术,主动出击。白起则佯装败退,诱赵括深入,“佯败诱得赵括出,暗遣奇兵截隘堞”,并派奇兵截断赵军粮道。《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详细记载了这场战役的过程。赵军被困四十六日,“降卒悲歌惊九幽,四十五万埋荒堞”,最终赵军投降,白起却下令将四十五万降卒坑杀。此役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
白起一生征战,百战百胜,战功卓著。然终无奈刎剑,非惧阴魂索命,实难违君王催征之令。三十七载征伐路,艰辛异常。他破城一百二十有余,每一座城下,皆凝血光。歼敌百万,空前绝后,六国闻风丧胆,无不畏惧。
史书如刀,镌刻其功过。斑驳竹简之上,文字似在娓娓诉说过往。有人称其为杀神降世,宛如修罗临凡;亦有人赞其兵圣无双,于天地间执掌乾坤。
诸君可见,残戟似仍存邯郸之战的气息,断镞依旧嵌于楚国陌上裂痕。塞上孤鸿,于寒漠唳鸣;关山夜雨,打湿昔日战骨。白起将兵道推演至极致,天地为之撼动。如今,战神魂归星野,咸阳宫阙虽存,却不见当年铁甲雄姿。千秋功罪,皆化尘土,唯黄河之水,似仍流淌着血色。今洒三杯薄酒,烟雾缭绕杜阳古道。松涛阵阵,仿若诉说当年战事;暮色沉沉,宛如封存万骨的琥珀。



朔风掠杜邮,寒柏泣霜甲。遥想大秦锐士,铁衣映月,剑啸龙沙。忆武安君白起,鹰扬六合,气吞华夏。伊阙鼓震山河裂,廿万颅悬函谷峡;鄢郢火焚天地赤,千重殿塌江陵狎。
华阳奔袭卷狂飚,八昼夜踏碎河洛柙; 魏军折戟汜水畔,赵卒沉尸嵩岳岬。野王箭雨密如麻,穿云破壁摧城闸;十七重镇皆披靡,韩王素车献降押。
长平秋深战云叠,两军对垒三年劫。佯败诱得赵括出,暗遣奇兵截隘堞。丹水断流粮道绝,四十六日困饥魇;降卒悲歌惊九幽,四十五万埋荒堞;血浸太行石生靥,魂哭汾河鱼避睫。
百战功成急,将军刎剑戢。非不惧阴魂索命,难违王命催征揖。三十七年征伐涩,破城百二血凝熠;歼敌百万史空前,六国闻风尽翕习。 史笔如刀镌功过,青简斑驳字淅沥;或言杀神降世,修罗执辑;或叹兵圣无双,乾坤执笠。
君可见:残戟犹带邯郸脉,断镞尚嵌楚陌坼;塞上孤鸿唳冷碛,关山夜雨湿战骼。
兵道至极天地坼,战神魂归星斗赅;留得咸阳宫阙在,不见当年铁甲帼。千秋功罪化尘荻,唯见黄河载血泊。今酹酒三觞,烟萦杜阳陌。 松涛似说当年事,暮色如封万骨珀。(编辑李海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