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看到“PUA”和“三角测量”这两个词,可能有些朋友会顾名思义认为它可能是某种心理学、精神层面的测量或者评判方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它指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打压和情感操控手法。

二、什么是“三角测量”?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三角测量,小编下面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比如某女自己一个月赚3000元,老公一个月赚5000元,但是她嫌老公赚得少,希望老公能赚得更多,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比如给自己买更多奢侈品,换更大的房子等等。



为了“刺激”、“激励”老公,她肯定是不会拿自己的收入和老公相比,因为自己的收入还没有老公高,那么怎么办呢?这时她就会引入第三方,比如拿闺蜜的老公做事。她会对老公说:你看看XX的老公,一个月赚XX元!比你高得多了,最近给她闺蜜又买了什么,又换了什么车等等。

这种引用第三方(可以是个人、群体,甚至是抽象概念),向对方进行施压,以达到在思想上打压对方,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某个观点、服从自己某种意志的做法就叫“三角测量”。

在上面的例子中,“刺激”、“激励”是女方为了美化自己的目的,故意往好了说,本质上这就是精神打压和情感操控。



三、被打压的后果

虽然这个案例看起来并不高明,甚至很小儿科,可以一眼看穿,但是俗话说“当局者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感操控者会打着“爱你”、“为你好”和“激励”你的幌子实施,所以非常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在这种情况下,被打压、操控的一方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不断被操控方与第三方进行比较、卷入矛盾冲突,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产生怀疑,担心自己无法达到操控者的期望,从而陷入持续的焦虑状态,导致失眠、食欲不振、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四、如何应对?

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要提高自我意识,保持警觉,学会识别三角测量的迹象。当发现自己频繁被用来与他人比较,或者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位置,且这些情况似乎是有人有意为之的时候,就要警惕可能正在遭受精神打压和情感操控。

例如,在恋爱关系中,如果伴侣总是无端地提起前任,或者在朋友之间制造矛盾,就需要思考是否存在三角测量行为。一旦识别出这种行为,千万不要轻易陷入操控者设定的情境中,不要在思想上顺着对方的思路想,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陷入对方构造的思维陷阱,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五、笔者总结

总的来说,三角测量是一种比较隐蔽且危害深远的心理操控手法,它广泛存在于家庭、恋爱和职场等各种人际关系中,可能会给目标对象带来严重心理创伤和人际关系的混乱,具体危害程度取决于被操控方的年纪、阅历和心理素质。

对此,我们应该树立警觉,以确保在现实生活中能迅速识别和应对这种操控,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