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近日首度发布的全国住房调查结果令人深感震惊。我们国家的壮丽景象下,涵盖了数量庞大的建筑群体,总计达到了惊人的六亿栋房子。这其中,城镇住房占据了3.3亿栋,而农村住房则有2.5亿栋。若以每栋房子能容纳五人为基准计算,这六亿栋房子足以解决高达三十亿人口的居住问题。然而,我国的人口总数却仅十四亿,这无疑揭示了我国住房市场的一个结构性问题——过剩。
具体来看,这一过剩现象并非全国统一。不同的城市,其住房空置情况各不相同。在一二线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和成都等地,空置率维持在20%-25%之间。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的空置率则显著偏高,高达30%以上,某些新区的夜间亮灯率甚至不足三成,反映出其住房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空置压力。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空置率已然成为“重灾区”。与此同时,这些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以东北某城市为例,其2021年的房价尚且高达每平米1.2万元,然而到了2025年初,房价已经跌至每平米6500元,跌幅超过四成。这样的趋势在三四线城市中并不罕见,反映出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
不仅仅是三四线城市,就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也出现了显著的下跌。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一线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曾经达到过每平米九万多元的高峰,然而到了现在,房价已经跌至每平米六万多,跌幅也已经超过了三成。这无疑给整个房地产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弹,让人们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了疑虑和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有业内人士对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他们认为,楼市将迎来四大变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保障房入市步伐加快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中,保障房的入市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据相关计划,今年我国将新增120万套保障房,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国家和地方上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持续投入和重视。
保障房的增加,不仅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权威机构的测算结果显示,每当保障房每增加10万套,周边商品房的价格就会下降3%至5%。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与此同时,像上海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其保障房的租金仅占市场价格的约50%,这无疑为租赁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租赁市场本已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保障房的加入无疑会加剧市场的竞争,对房屋租赁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
这一变化,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对于开发商而言,如何在保障房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与保障房形成互补,将成为他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保障房的增加无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住房。
02 现房销售逐步取代预售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商品房预售制曾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销售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头部房企出现烂尾楼、债务违约等情况,购房者的利益频频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下,社会上要求取消预售制、推行现房销售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回应社会的关切和保护购房者的利益,相关部门提出了逐步提高现房在新房销售中占比的举措。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现房销售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预售制,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趋势。
现房销售的推行,将给购房家庭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购房信心。在现房销售模式下,购房者可以直接到实地验房,对房屋的质量、户型、装修等各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感到满意,就可以进行购买;如果不满意,则可以放弃购买。这样的销售模式,将使得购房者更加主动,也能够更好地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房销售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目前,全国商品住宅现房销售占比已升至26.5%,同时在30个省市出台了现房销售试点政策。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的标志。
现房销售的逐步推广,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在现房销售模式下,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提升,以满足购房者的需求。同时,现房销售也将促使企业加快产品开发和上市的速度,以抢占市场先机。
03 房企大洗牌,优胜劣汰成常态
回望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众多企业涌入,他们竞相扩张,大量拿地建房。然而,这种无序的扩张也带来了高负债的隐患。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不少房企发现自身负债率节节攀升,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窘境。
当前,房子销售不畅、融资渠道受限以及债务集中到期等问题,正逐渐暴露出房企之间的差距。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让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自我净化的过程。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房企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存活。它们或许在负债率、融资能力、流动性管理等方面有着更强的实力,亦或是能够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子。这些企业将在市场洗牌中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经济学家黄奇帆先生曾预言:“中国九万多家房企将缩减至两万家以内”。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未来,房地产行业将更加集中,只有那些具备强大综合实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04 房产税渐行渐近,税收政策影响显著
房产税的推进也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看点。这次,住建部已经摸清了国内房子的家底,不动产全国联网也为开征房产税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说,开征房产税已经没有了任何技术障碍。
早在去年,我国高层就已宣布将逐步扩大房产税试点城市的范围。这一政策动向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征收房产税的行列。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空消息。因为房产税的征收将大幅增加他们持有房产的成本。征收房产税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抑制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此外,房产税也可以为地方提供稳定的税收来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房产税的影响下,一些家庭可能会考虑出售多余的房产以规避税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这也将促使一些投资者重新评估房地产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氛围。
总的来说,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4大变局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房企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同时,各地也需要继续加大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为稳定的居住环境,为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