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少年郭滴海,巧计侦察真厉害。”这句革命战争年代流传在福建龙岩一带的顺口溜,讲述的是红军小侦查员郭滴海从小受家人影响,经常装扮成“小叫花子”的模样,深入敌营搜集情报的事迹。
1921年,郭滴海出生在福建龙岩一个革命家庭,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共产党员,因此郭滴海从小就懂得很多革命道理。在郭滴海12岁的时候加入了红军,由于经常穿着一身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困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倒头就睡,因此大家都笑称他为“小叫花子”。
1930年,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郭滴海在跟随部队转移的过程中,一天夜里忽然想上厕所,结果由于太困,上完厕所之后就在附近的破庙里睡了下来。
结果部队半夜临时转移,等部队集合完毕,郭滴海的姐姐才发现弟弟不见了。尽管大家都惦记着郭滴海,但敌人的大部队已经非常接近,只好放弃寻找先行撤离。
第二天天还没亮,正在睡梦中的郭滴海就被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吵醒,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一列国民党部队恰好从他眼前走过。郭滴海顿时清醒过来,当他壮着胆子走出破庙的时候,立刻被敌人抓了起来。
“我不是探子,我是要饭的叫花子!”郭滴海一听敌人说他是“红军探子”,赶忙扯谎道。没想到敌人嘿嘿一笑:“看你脸蛋圆圆的,哪里像叫花子?”旁边有人还故意说要把郭滴海拉去毙了,看他说不说实话。
“叫花子吃百家饭,吃饱肚子睡大觉,哪有不胖的?”郭滴海毫不惊慌地说道:“就算你们把我毙了,我也还是个叫花子!”
敌人见郭滴海如此冷静,再加上他衣着破烂,头上还插着几根茅草,便将他放了。郭滴海也没有离开,干脆在破庙里住了下来,白天到处要饭,顺便观察敌情,晚上就睡在草窝里。
时间一长,敌人非但不防备他,还渐渐和他熟络起来,郭滴海也趁机了解了更多敌人的情况。
趁着一个深夜,敌人都熟睡之后,郭滴海逃走去寻找红军,走了好几天才见到红军的侦查员。红军根据郭滴海的情报,一举将敌人消灭,将郭滴海送到他姐姐身边,大家都称赞郭滴海有胆量,又聪明。
自此之后,郭滴海就经常假扮成叫花子,在敌军驻地周围转悠,即使被抓了也不慌,拿出自己叫花子的身份,还以退为进央求敌人给自己找个扫大街的工作。就这样,郭滴海经常到敌军驻地周围打探消息,很快成长为一名熟练的侦查员。
1941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郭滴海所在部队遭敌人重兵包围。在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郭滴海主动请缨担任侦察分队队长,带领三名战士到前沿侦察寻找突围路线,结果遭遇国民党军,激战中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年仅20岁。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将军曾撰写《侦察英雄郭滴海》一文,赞扬他“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而郭滴海的事迹也被编入儿童团故事选编,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