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日)

「丝线编码 绣写“Z”时代」

新生代刺绣精品主题特展

在中国刺绣艺术馆翩然启幕



丝线编码 绣写“Z”时代

新生代刺绣精品主题特展

·展厅·

中国刺绣艺术馆 · 三进精品馆一楼

·展期·

2025年4月3日起

·地址·


邹元瀚《立冬》:在母亲的针法里“破壳”


作为苏绣大师邹英姿之子,邹元瀚的《立冬》以母亲独创的“滴滴针法”为基底,却将传统节气绣出了赛博感。他大胆采用金属色丝线与渐变晕色,让立冬的寒意化作绷架上流动的银白色数据流,展厅中悬浮式递进的展陈设置,更让作品如一片正在加载的冬日全息图。



作品聚焦一颗稻谷,灵感取自毛主席《七律·到韶山》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一句,饱含着对土地自然的崇高敬意。


张露:让苏绣成为生活的“快捷键”


新生代绣娘张露的苏绣摆台,将传统纹样解构成现代家居的“美学插件”。


她用丝线绣出莲蓬、鲤鱼、花鸟等江南文化意象的立体光影,搭配木艺底座与宋代美学陈设,让一方绣品既能陈列于茶席案头,亦可悬浮于极简风格的客厅案台——这是苏绣从“博物馆艺术”向“生活美学基础设施”的进化。


周蕾:在二次元与元宇宙“开新线程”

95后绣娘周蕾无疑是本次展览的“多线程操作者”:


- 《牧神记》cos服装上,她以苏绣还原玄幻动漫中的东方图腾,让蚕丝与3D打印出的新质材料共舞,开拓创新,用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为传统苏绣手工业赋能。


- 与热门IP“罗小黑”的联动作品,用「乱针绣」模拟动物毛发质感,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映照出流光溢彩的华美质感。


- 而作为主视觉海报的《地球肌肤》,更将航拍的冰川景象转化为丝线“代码”,采用上千根渐变丝线与独门「飘逸绣」技法,还原地球的呼吸韵律,用绣绷为地球、生命和自然书写壮美史诗。

郁竹君:让苏绣成为行走的非遗


近期被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的,偶郁Hiembroid苏绣华服品牌创始人郁竹君也携华服参展。秉持着“让苏绣成为行走的非遗”这一理念,郁竹君将苏绣与“新中式”服饰相结合,让时装时尚而雅致。

杨有铖:缂丝界的“像素级复刻大师”

此次展览不止苏绣,还有缂丝与绒花等多种技艺同台共辉。


缂丝技艺传承人杨有铖此次携缂丝《听琴图》《簪花仕女图》等巨作登场,以“通经断纬”的古老技法解码宋(国)画神韵。


他用丝线经纬交织出的《簪花仕女图》,衣纹的柔滑与簪花的璀璨竟比水墨原作多出三分立体呼吸感,仿佛将古画从宣纸上“唤醒”——缂丝不再是临摹,而是用千万个丝线像素点重新编译东方美学的源代码。


付健:在丝线上运行“东西方美学协议”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付健的苏绣《青铜器》系列堪称“丝线冶金术”:


通过数十层晕色叠加与技法绝活,让蚕丝呈现出青铜器斑驳的铜绿锈迹与冷硬光泽,绣面甚至能触摸到历史的颗粒感。


此次展览,他还带来了他的“素描肖像”系列——以苏绣的“留白哲学”解构西方素描的明暗关系,面部阴影处丝理如铅笔排线般细腻,而高光部分却以留白技法营造“未绣之绣”的哲思,堪称一场丝线与炭笔的量子纠缠。


更多参展精品绣作图集




作为苏绣艺术千年根系最深处的土壤

苏州高新区始终是传统与创新的交叠之地

老一辈大师以针为骨、以线为魂

绣出江南的婉约与磅礴

而新生代绣娘/郎们

正以代码般的精准与天马行空的想象

将苏绣编织成属于“Z世代”的“文化程序”

●逛市集,上春山赏花踏青,假期约起~

●这片千亩油菜花海,美爆了!

来源 | 苏绣小镇

审核 | 张寒枫、王莉

编辑 | 芝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