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州地区首个航空医疗救援基地

签约暨启动仪式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

隆重举行

标志着广州市医疗应急体系

向“空地一体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启动

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实行机队常驻医院运营,将在突发公共事件伤员后送、专家力量紧急投送、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广州及周边地区医疗应急救援能力,为伤员救治赢得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标志着广州市医疗应急体系向“空地一体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随着医疗的发展,很多患者的存活率已经大大提高,但仍有很多本该得到抢救的患者因为时间耗费而失去生命。希望航空医疗救护可以从广州开始,覆盖一小时低空经济圈,提高黄金抢救期的效率。

低空经济如何提高医疗运输效率

相较于传统地面运输方式,无人机运输标本“点对点直达”的模式提高运输效率。据悉,从荔湾中心医院花地湾院区出发到鹤洞院区,车程至少需要20分钟,在无人机技术加持下,这一时间被缩短至6-7分钟,效率提升超50%无人机配置有专用医疗物资装载箱,可承载10公斤的医疗物资,箱内温度控制在2°C-10°C,充分保障医疗物资运送高效、安全、有效。

荔湾区内有较多航线分布,无人机的医疗运输航线经过特定申报,限高为80米,该航线已避开了其他航线和楼宇。目前,荔湾已开发了2条无人机医疗运输航线。另外,无人机设定了特定程序,可以自动导航。在无人机飞行时,人们可以远程遥控,监控它的飞行状态。


无人机的医疗运输航线经过特定申报,限高为80米

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低空经济工作专班运营负责人欧勤雄介绍,无人机运输医疗物品已在广州海珠、增城应用。如在海珠区中医医院开设了低空医疗物品配送,有8条无人机运输航线,主要输送消毒器械、检测样本等,为海珠区1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在增城,主要以增城区血站为枢纽,向5个增城区辖内的医院、医疗机构运送血液制品。


无人机腾空而起,把医学样本送往荔湾中心医院鹤洞院区

广州持续推进低空飞行器医疗应用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低空飞行器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自2019年起指导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陆续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启动停机坪等硬件设施建设。2021年“广州市航空医疗救援联合培训基地”成立,每年开展航空医疗培训演练。同时,无人机已部署在灾难现场勘察、毒物采集、血液配送、检测样本及消毒供应物资运输等场景运用,截至目前,广州市已开通20条医疗卫生场景低空无人机物资运输航线。


接下来,低空经济救援将在建立标准、扩大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运行机制、拓宽保障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低空飞行器更广泛在医疗卫生领域“飞起来”,让低空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资料参考:广州卫健委、羊城晚报、金羊网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