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工作中有很多无奈,当我们拼尽全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有些患者陷入了长期了昏迷,这也让一个个家庭陷入了漫长的困境。照顾家人的非常痛苦折磨的过程,但是既然保住了生命就没有其他选择,及时希望渺茫我们也没有退路,家人越来越好,作为照顾者身上的负担才能越来越轻。

一个深度昏迷,和有基本意识的患者照顾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一个能自主活动的患者,至少能自己翻身,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有巨大意义;如果能开口说话,那家人感觉自己的亲人又回来了。所以作为医生,我们就希望能推动每个患者一步步前进。

今天,我想把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大家为亲人争取更多希望。



一、昏迷:远比想象中复杂

很多人以为,昏迷就是长时间的昏睡,但在医学领域,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我们的大脑,犹如一个精密的超级计算机,通过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接收、分析和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以此维持我们的意识清醒。然而,当脑部受到创伤、遭遇脑血管意外,或者因中毒、感染等因素,神经传导通路就会像被切断的电线一样,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大脑无法正常接收和处理信息,人便陷入了昏迷。很多损伤都会导致昏迷。

临床上,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昏迷程度,我们会将其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患者,对疼痛刺激还有一定反应,比如按压眶上神经,患者会皱眉、肢体回缩;而到了中昏迷,患者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仅有防御性反应;深昏迷患者则对任何刺激都毫无反应,生命体征也变得不稳定。你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家人是什么情况。

以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为例,伤者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从浅昏迷到深昏迷的过程。受伤初期,旁人呼唤可能还有轻微的肢体动作,随着脑部出血、水肿的加重,患者逐渐对刺激失去反应,昏迷程度加深。所以说昏迷的状况不一定是越来越好,反而是波动的,所以一旦出现波动,我们就要积极的寻找原因。比如是不是感染了,脑积水,或者其他原因。

二、传统与新兴的治疗手段

在昏迷促醒的治疗中,传统治疗方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是其中的基础环节,通过使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的药物,为神经细胞的恢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例如甘露醇,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压迫;神经节苷脂则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物理康复同样不可或缺,从早期的肢体按摩,到后期的关节被动运动、站立训练等,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还能通过刺激肢体的感觉神经,反馈性地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脊髓电刺激(SCS)手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这种手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脊髓神经,调节神经传导,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部分患者在接受 SCS 手术后,意识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逐渐恢复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但需要强调的是,SCS 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昏迷患者,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脑部损伤程度、神经功能状态等。

三、家庭护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做了手术,很多患者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家人进行护理和照顾,家庭护理对昏迷患者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2 - 24℃,湿度控制在 50% - 60%。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每 2 小时一次,防止压疮的发生。在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在饮食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如果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可以通过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羹、蔬菜汁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

四、给家属的三点建议

第一,早期的救治是否及时决定了昏迷的程度,一旦发现亲人昏迷,要立即拨打120,将患者送往附近有神经科诊疗能力的医院。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误吸缺氧也是导致患者长期昏迷的重要原因。

第二,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分级、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手术方面要更加积极,过去的观念是只要保命就行,有些患者就不让他做手术,但是现在我们不仅需要保命,还需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让他尽力回归社会,这时候手术就很有必要。

第三,保持乐观的心态,昏迷患者的促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家人放弃了,患者就市区希望了。需要家属的耐心和坚持。相信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徐昊

专业特色:脑积水、昏迷促醒、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感染

门诊时间: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徐昊(每周三下午,每周六上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