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不酷”的生意。

3月新势力销量榜出炉了,头部几家车企的座次大洗牌自然是看点,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排名并不算靠前的极狐,其实也很值得关注,因为它为卷无可卷到已经开始让人乏味的新能源车市场,提供了另一种发展样本。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去一年极狐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这是一个并不让人兴奋的故事,但是却挺让人踏实的,没有太多“噱头式”看不懂的情节,有的只是务实的踏实卖车剧情,好像一点都不“精彩”。

然而,当新能源车市场实际上已经进入同质化内卷后,与其高不成低不就的瞎折腾,倒不如回归汽车的本质,少跟风讲故事,多做点消费者看得懂的、能感知到的事。

小步快跑,月销量再创新高

3月,极狐交付13018辆,同比增长500.46%,再创月度销量历史新高,位列纯电新势力TOP6。


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极狐就一直保持着小步快跑的向上势头,自8月开始月销量始终稳定在万台以上,去年全年极狐共交付8.1万辆车,同比增长169.91%,稳在纯电新势力TOP6的位置,更拿下了国企纯电车销量冠军。

只看绝对数字,这个销量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实际上,在中国汽车市场,纯电动车比混动车难卖多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纯电动车累计销售631.4万辆,同比增长22.6%,插混车累计销售458.4万辆,同比增长76.9%。


只看数字,纯电动车还是占大多数,但纯电动车中A00级和A0级合计销量接近200万辆,刨除这两部分,2024年主流纯电动车销量其实比插混车卖得少,而且增速远低于同级别插混车。

再看极狐的产品结构,主销的阿尔法S5和阿尔法T5都是B级车,考拉也是A级MPV,都不是最好卖的纯电动车级别,这种产品结构能拿下月销过万的成绩,还是很能说明实力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极狐的向上势头不是某种非常规手段下的大力出奇迹式的“昙花一现”。在经过了今年1-2月春节过渡期的波动后,极狐在3月份再度站上了月销过万的台阶,并且继续向上,创历史新高,就能证明极狐的持续性。


这说明,极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向上势头背后确实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稳定打法,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比打造一台爆款车更有难度。

务实对务实,极狐的技术普惠思路

问题随之而来,极狐的方法论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其产品入手去做分析。

无论是阿尔法S5还是阿尔法T5,亦或者是极狐考拉,我们能看到很多共性的东西,包括大牌电池、超长续航、超快充、厚道用料、扎实的制造体系、综合的高价值体验等等。感觉上没什么太吸引眼球的爆点,但对于这几台车的目标群体来说,这些恰恰都是有效的。


一方面,在纯电动车卷到同质化的当下,车企其实已经很难形成碾压式的优势了,即便有一些领先优势,对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也是很难清楚感知到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少数追求科技尝鲜的消费者之外,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更务实的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预算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另一方面,极狐这三款车的目标消费群体都更偏家用,而家用车群体向来都是最务实最追求均衡的,面对他们,与其炫技,不如给他们一个踏踏实实的靠谱之选。

具象到产品上,比起炫酷的智驾,这个群体明显更在意三电、续航、车辆安全性、可靠性,所以要投其所好。极狐的做法是给宁德时代的大牌电池,给起步500km+的续航里程,给800V高压快充,给逆天的车身扭转刚度(阿尔法T5达到了47119 N·m/deg,阿尔法S5更是达到了51897N·m/deg),给麦格纳保底的生产制造体系。


当然,最重要的是给好的价格,以上种种产品点优势,都建立在同级更优的定价上。比如阿尔法S5,12.78-18.48万元的指导价,有宁德时代的电池、560km-708km的续航、全域800V快充、51897N·m/deg的车身扭转刚度,极狐的确做到了“纯电比油车价更低”。

给目标消费者最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教育目标消费者什么更好,这是纯电动车市场成熟后该有的发展思路。


在最新上市的极狐阿尔法6系上,极狐明显延续了这个思路。以阿尔法S6为例,19.58万元就能买到735km的纯电续航,20.58万元就能买到带三颗激光雷达的HUAWEI ADS 3.3端到端乾崑智驾,依然是核心技术普惠的打法。

极狐的发展故事略显平淡,但胜在一步一个脚印,当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消费也会回归理性,极狐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出来。说句或许题外的话,笔者依然认为在关乎生命安全的汽车行业,少点刺激的故事,多点极狐这样的朴实务实的“造车者”没什么不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