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明的微风轻拂大地,世间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贵定县沿山镇,有一种美食宛如春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传统的韵味,那便是清明粑。每当这个时节,空气中都会弥漫着它那独特的清香,勾起人们对往昔的美好回忆。


在田野中寻找清明菜。

当地村民庭玉红,是制作清明粑的能手。她回忆道:“我从七八岁起,就跟着家中的老一辈学习制作清明粑。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到这个季节,我就会去采摘清明菜,自己动手做清明粑也有十多年了。”言语间,满是对这份传统美食的热爱与眷恋。

“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走进田野,采摘那鲜嫩的清明草,亲手制作这份独属于春天的味道。”庭玉红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深情。


手捏清明粑。

午后,庭玉红身着精致的传统民族服装,背着背篓,沿着蜿蜒的田埂小路缓缓前行。此时的田野,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金黄的油菜花肆意绽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雪白的萝卜花星星点点,点缀其间,散发着淡雅的芬芳。庭玉红轻缓地拨开草丛,目光专注地寻找着鲜嫩的清明草。偶尔,一头老黄牛悠闲地从她身旁走过,“哞哞”的叫声在宁静的田野中回荡。


清明菜。

“这清明菜做出来的粑粑,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吃起来绵绵的,特别香。”庭玉红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清明草,一边耐心地介绍着。她精心挑选着清明草的嫩芽,因为这些嫩芽是制作出美味清明粑的关键所在。

采摘归来,庭玉红便开始了清明粑的制作工序。她先将清明草仔细洗净,然后切成细碎的小段,与泡发好的糯米充分混合搅拌。随着蒸笼里的水汽缓缓升腾,糯米的醇厚与清明草的清香逐渐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趁着热气,她将混合好的食材揉成了一个个翠绿的面团,接着,她熟练地拿起面团,轻轻按压,包裹上甜糯的豆沙馅,再小心翼翼地捏成圆润饱满的粑粑形状。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她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更饱含着她对传统技艺的执着坚守。


清明粑。

终于,热气腾腾的清明粑出锅了。那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在贵定沿山镇,像庭玉红这样的手艺人还有许多。他们用最质朴、最纯粹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春天的味道,让清明粑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清明粑的清香,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妙享受,更是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与眷恋。(图/文 刘夏、王建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