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我军组建了好几个野战军,总的来说有8个以上,虽然有的没有设置指挥部,可是他们在战场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部队都是根据自己的战区进行的命名,也容易让人知道部队所在的战区,立下的功劳。不过随着战事的推进,有些野战军的番号被取消了。
在1948年之后,部队里的野战军就剩下五个了,他们分别是中野,西野以及东野,华野,华北军区。而后来这几个野战军又进行了新的整编,就开始用数字来表示,只不过华北军区没有被纳为野战军序列。
华北军区野战军是受中央直接管理,所以就没有另立指挥部,而一野,二野,三野还有四野都是独立的部队,因此有自己的指挥部,负责的战事也比较重要。不过有人也感到好奇,这五支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都有什么贡献,而且谁的贡献是最大的呢?
要说前面四支野战军,情况基本上相同,战斗力相当出色,每支部队所取得的战绩都非常高。而且部队都经过战火淬炼,作战经验相当丰富,有自己的特点与责任,所以他们立下的功劳也都不尽相同。
西野是1947年3月发展起来的,这支部队最初是被称为兵团的,因为人数还不到三万人,这个人数可是比许世友的九纵还要少。当时这支纵队总说还是三万一千多人,陕北属于土地贫瘠的地方,这里比较贫穷没有多少人,所以西野想要发展也是比较困难的。
在后来西野就是由陕北当地的革命队伍同晋绥根据地的部队合并,才不过15万人,而在西野进行改编后,华北有两个兵团被并入了一野,这也就使得人数增加到了34万,不过这也是在1949年之后发生的事情。
当时西野不仅人数少,武器装备也没有多少,更不用说后勤补给了,所以在战绩上也就没有多亮眼的,在淮海战役的时候,中野打得也不是多么出色,还非常费劲,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进行改编的时候,有一些兵力被分到了华北军区,然后就是一些纵队直接变成了军区,因此在这支野战军被更名为中野的时候,下辖的纵队也就只有七个,总人数是14万左右。
另外四纵的主要纵队在执行向大别山挺进任务的时候损失比较严重,还丢弃了不少的重型武器装备,所以实力自然是不如从前了。也就是1949年之后,中野的实力才慢慢恢复,在被改编为二野之后,总数有28万之多。
可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中野的实力并没有恢复,那么在围困黄维兵团时就比较吃力,更不用说将其吃掉了。所以整个解放战争中,挑重担的就是华野与东野了,东野主要负责东北的解放事宜。而华野是在华北地区作战,不过要说这两个野战军部队谁歼灭敌人比较多?
这就需要对他们的战绩进行分析,国民党的部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还有中原以及华东地区,西北就是胡宗南的部队,另外就是一些杂牌军。在渡江战役的时候,三野负责对战的是白崇禧的部队,而东野负责桂系与粤系的部队。这都是蒋介石的倚仗部队,而我军解决的重点就是这些部队。
不过就东野与华野这两支部队对战敌人的强弱来看,华野还是比较出色一些,因为华野所在的区域是山东,而这里距离蒋介石的核心统治区比较近,自然派出的敌人也就比较强,而且在东野最初与敌人作战也是连连失败,在经过磨炼后,才不断的成长。可是粟裕在苏中打得战斗,给整场战争带来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华野成立后,在华北地区作战基本上华野消灭敌人最多,贡献也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