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的楼市小阳春出现了,但结构性特征明显。对比现在的股票市场,有较高的相似度。
大盘上涨不代表手里的股票上涨,楼市迎来小阳春不代表手里的房子能上涨
今年上证从最低的3140反弹到高点3439,大盘反弹还算不错。但是是结构性行情。比如,手里拿的是黄金股,ai概念股,人性机器人等等都表现不错,至少是跑赢大盘。但是手里要是拿地产则跑输大盘。当然,目前市场散户拿地产概率不高,但要跑赢大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再来看楼市,楼市的结构性行情也很显著。今年以来的确市场表现比去年要好一些。但是割裂情况还是很明显。比如,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分化。虽然去年9月一线城市政策出现大尺度宽松。此后不少城市继续放宽楼市政策,但新房交易量仅仅比去年同期好一些。相反,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自去年9月以来是最近6年表现最好的时期,并且这一走势延续到现在。
又比如,一二线和三四线的分化。从图可以看出,市场反弹,一二线交易反弹明显,三四线相对较弱。即便是一二线城市之间也有不同差异,甚至城市内部也会有差异。比如这轮反弹中,上海部分地区出现二手房开始跳价现象,比如新江湾城还有瑞虹新城,由于出现区域楼板价创新高土地,助推小业主市场信心。但,老破小继续在跌价。
相像的地方还有很多。
土地出让 ≈ IPO。政府出让土地如同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开发商竞拍土地相当于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土地出让金和IPO募资均为"一级市场"的融资行为(政府获得财政收入,企业获得股权资金)。
新房市场 ≈ 一级市场。开发商销售新房如同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定向增发或公开增发),资金直接流入开发商(发行人)。价格受供给方(开发商/政府)控制,信息透明度较低,存在营销包装(如楼盘宣传类比IPO路演)。一级市场还有"打新"套利,新房限价政策下,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催生"抢新房"现象,类似股票打新,但套利空间更大(因房产杠杆效应)。
二手房市场 ≈ 二级市场。个人之间的二手房交易类似股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由供需决定,流动性更高。中介机构(券商/房产经纪)撮合交易,收取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