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杨 杨阳 詹宇杰

引言:在欧洲防务自主化的宏大叙事中,意大利的F-35战斗机部署计划犹如一枚棱镜,折射出跨大西洋联盟与欧洲战略自主之间的深刻裂痕。2025年,随着首架F-35A战机进驻卡梅里空军基地,意大利不仅巩固了其作为北约南翼技术枢纽的地位,也引发了关于欧洲防务未来的激烈争论。一方面,F-35的尖端性能与北约体系的无缝衔接强化了地中海制空权;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受控于美国、作战数据直传本土的架构,暴露出欧洲集体防御体系的脆弱性。当法德主导的第六代战机研发因内部分歧陷入停滞时,意大利的选择被批评为“用短期战力换取长期依附”,加剧了欧盟成员国在“大西洋派”与“大陆派”之间的战略撕裂。从卡梅里基地的机翼生产线到布鲁塞尔的预算谈判桌,这场围绕F-35的博弈已超越军事技术的范畴,直指欧洲能否在21世纪的大国竞合中守住独立防务身份的终极命题。

F-35落地亚平宁:技术依赖与北约绑定的双重选择

2025年3月24日,美国驻欧洲空军(USAFE)首架F-35A战斗机抵达意大利卡梅里空军基地,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成为北约在欧洲的第五代战机维护枢纽。此次维护行动涉及编号为19-5475的F-35A战斗机,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莱肯希思第495战斗机中队,是2021年首批部署欧洲的四架同型机之一。卡梅里基地占地50万平方米,不仅是欧洲唯一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总装线所在地,更承担着为荷兰、挪威等盟国提供深度维护的职能。


图 1 意大利卡梅里组装线首架F-35B下线

意大利通过莱昂纳多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签订的合资协议,获得了F-35机翼组件和电子战模块的全球供应链份额。然而,核心代码与数据链系统仍由美方掌控,意军F-35战斗机的作战数据需实时回传至美国本土的“宙斯”云计算中心。这种技术依赖引发欧盟防务局担忧——单一成员国的装备选择可能削弱欧洲集体防御体系的自主性。尽管意大利宣称卡梅里基地将提升“区域安全与繁荣”,但其F-35机队接近四分之一的年度维护预算流向美国承包商,凸显了跨大西洋防务合作的成本不对称性。

战略层面,意大利将12架F-35B部署于“加富尔”号航母,使其成为继英国后第二个具备五代舰载机投送能力的欧洲国家。根据意大利2024年发布的国防规划文件,该国计划耗资70亿欧元新增采购25架F-35战斗机(15架F-35A和10架F-35B),使F-35机队总数达到115架。这一决策不仅加速了意大利空军现代化进程,还推动海军将“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改装为备用航母,以支持F-35B的部署。此举强化了地中海方向的制空权,却与欧盟《战略指南针》中“减少对非欧洲装备依赖”的目标直接冲突。法国《世界报》批评称:“罗马的选择正在将欧洲防务拆解为‘大西洋派’与‘大陆派’。”

欧洲再武装的困境:集体理想与成员国现实利益的碰撞

当意大利加速F-35战斗机的列装时,欧盟“永久结构性合作”(PESCO)框架下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项目正陷入僵局。由法德西三国主导的第六代战机研发计划,因技术路线分歧与预算分配争议,首飞时间从2035年推迟至2040年。意大利虽名义参与“未来空战系统”,但却将大部分的空战装备预算投向F-35战斗机升级项目,被柏林智库评价为“在欧洲主义与跨大西洋主义间走钢丝”。


图 2 英法德牵头的“未来空战系统”

武装发展道路出现分歧。法国要求成员国将30%的装备采购预算用于“欧洲原创武器系统”,而意大利联合希腊、波兰等九国提出修正案,允许采购“北约验证的成熟平台”。最终通过的折中方案中,“欧洲原创”比例降至18%,且F-35战斗机被纳入“过渡性解决方案”清单。这明显与欧洲“再武装”战略的核心目标明显背离。

军工体系分裂更为尖锐。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与英国BAE系统公司合作开发的“暴风”六代机原型机,因采用与F-35不兼容的数据链标准,遭到本国空军抵制。与此同时,莱昂纳多公司将接近三分之一的研发资源投入F-35战斗机的欧洲专属改装和适配“流星”导弹的发射控制系统。这种“选择性欧洲化”策略,暴露出成员国在防务自主与经济利益间的艰难取舍。

地缘重构:跨大西洋纽带与欧洲自主的终极博弈

意大利的F-35战斗机部署对南欧安全架构产生深远影响。卡梅里基地的技术枢纽地位虽然使其成为北约南翼的情报与后勤中心,但也引发法、德等国的担忧——过度依赖北约体系可能削弱欧洲应对区域性危机的独立决策能力。

为缓解内部压力,意大利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在撒丁岛建立F-35战斗机联合训练中心,向德国、西班牙提供五代机战术培训;另一方面参与欧盟“天基太空监视系统”计划,承诺承担部分的卫星研发费用。然而,这一平衡面临严峻挑战——欧洲议会近期推动立法,要求军事项目逐步采用自主加密标准,这可能限制意大利F-35机队与北约系统的数据互通。

美国的战略布局则更具针对性。五角大楼在《2025欧洲威慑倡议》中强化对意大利的军事支持,包括升级其反导雷达系统。作为交换,意政府允许美军在布林迪西港部署先进武器系统,此举引发俄罗斯与中国的外交抗议。分析人士指出,意大利的选择正在将欧洲防务推向“大西洋派”与“大陆派”的二元对立。


图 3 美国F-35B战斗机

从卡梅里基地的机库到布鲁塞尔的谈判桌,意大利的F-35选择折射出欧洲防务自主化的深层悖论。当罗马将国家安全锚定于跨大西洋技术链条时,巴黎与柏林正竭力守护欧洲军工的最后堡垒。这场博弈不仅是战机型号的竞争,更是冷战结束后欧洲安全认同的重新定义——是继续依附于北约的军事庇护,还是锻造独立防务身份?亚平宁半岛上起降的F-35战斗机,如同悬在欧洲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剑锋所指,将决定旧大陆能否在21世纪的大国竞争中守住战略自主的底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