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北京、杭州等城市,都相继拍出了历史最高价的“地王”:

2025年3月11日,成都“5+2区域”迎来三宗优质地块拍卖,分别为高新区桂溪街道地块、锦江区三圣街道地块和成华区跳蹬河南路地块,起拍总价33.2亿元,土地出让总面积89945.86平方米。最终,这三宗地均溢价30%以上成交,成交总价50.65亿元。

其中,高新区桂溪街道地块吸引了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中国金茂等十余家知名房企参拍。经过130余轮激烈竞争,该地块最终由招商蛇口以27亿元的总价斩获,成交楼面价3170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70.4%。

3月27日,成都金融城三期地块成功摘牌。该地块规划用地面积48.7亩,起拍楼面地价20000元/㎡,吸引了金茂&锦江统建、建发、远达、招商、华润、交子金控等10余家企业参与,经过213轮激烈竞价,最终以楼面地价41200元/㎡,溢价率106%成交。

该地价超过3月11日大源西64亩土地创造的31700元/㎡纪录,问鼎成都单价地王。



3月18日,海淀区树村资金平衡用地统筹项目HD00-0705-0035-1地块迎来竞拍,该地块用地面积39737.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3299.74平方米,起拍价格58.64亿元。

最终,经过265轮鏖战,中海地产以75.02亿元的价格摘得该地块,溢价率27.93%。而10.23万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北京楼面价纪录,该地块由此成为北京新单价地王。



3月25日,杭州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原水电新村)首宗宅地,经过72轮角逐,最终由滨江拿地,成交总价52亿元,楼面价77409元/㎡,溢价率69.86%。

打破60天之前杭州创造的地王,成为“目前最新杭州地王”。



3座城市,主要是一线、新一线的头部城市,之所以相继拍出“地王”,和房地产大气候回暖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楼市,并不完全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因此,不存在所谓“房子太多、够多少人住”的问题,毕竟,三四五线和十八线县城的房子,和一二线的房子,根本就是两个物种,更大程度上,一二线城市的房产,是和银行金融体系深度绑定的,受到金融货币的影响非常之大。

“地王”频出,说明资本和投资者已经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了,对于普通人而言,以下这几个方面,也是肉眼可见的:



1、从最开始的“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到“提高财政赤字率到4%左右”,再到“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说明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会是相对宽松的货币周期,在天量的“放水”之下,钱总要有去处。

2、存贷款利率一降再降,如今消费贷利率更是跌破2.4%,倒佳存款利率,普通人套利银行的时代来临,2025年3月,萧山农商行率先推出年化利率2.4%的消费贷产品,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紧随其后,将利率下探至2.49%和2.5%。与此同时,国有大行建行、邮储银行也将最低利率压至2.78%-2.85%区间。

别看这个消费贷的利率,或许不会有太多人贷款来消费,但是,对于周期长达7年的2字头的利率,就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用于置换3字头的房贷利率,这部分人,才是消费贷背后真正庞大的客群,本质上,也是在给房地产加码。

由此可见,上头是打算把银行里天量的洪水,引出来释放到消费端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也是定调在3%左右,未来物价温和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3、各地方利用专项债开启了用时间换债务的化债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收储存量房改为长租公寓,改善市场供需。

上述的每一步操作,几乎都指向房地产的“止跌回稳”,甚至是“止跌回升”,因此,目前在各大一二线城市,不失为一个捡漏抄底低价资产的天赐良机。

4、过去几年的“一鲸落”,并未看到“万物生”的局面,反而是让寒意传导到了每一个末梢神经,可见,虽然土地财政、房地产存在过度依赖和债务率的问题,但是,比起实体经济大盘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以及金融系统性风险而言,这些所谓的依赖度、债务率等问题,只能算是华丽裘袍上的几只“虱子”而已,无关紧要。



凡此种种,都是因为房地产确实是目前的实体经济支柱行业,是支撑起实体经济大盘的四梁八柱,在找到与之相当规模体量的新的产业能够取代它之前,依然还是支柱地位不变。

所谓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就是这个道理,在中短期内,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看不到任何产业能够像房地产这样,调动起“6个钱包”的投资积极性,也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像房地产一样拥有串联起上下游数百个行业的链条属性。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房地产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依然还是主基调,或将再次伟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