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敦化市教育局始终将特殊困境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育资助、入学保障、学业帮扶和心灵关怀等举措,切实解决孤困生、残疾学生、学困生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困境学生面临的教育难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追逐梦想,感受教育的温暖。
精准资助,为孤困生筑牢求学根基。为确保孤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局建立了全面且精准的资助体系。通过“两免一补”等方式,减轻孤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各级各类国有资助资金时,优先保障孤困学生享受相关政策。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加大对孤困学生的资助力度,2024年共计为全市各类各级学校发放资助资金913万元,受助学生6970人次,切实保障国家惠民政策落地实施,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特教融合,让残疾学生共享教育阳光。在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方面,教育局大力推进普特教育融合发展。对于轻度残疾学生,通过随班就读的方式,让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对于中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且有一定学习能力学生,依托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开展“送教上门”服务,送教内容涵盖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及生活适应等内容。 2024年学校为35名中重度残疾学生送教约1190次,真正实现了残疾学生“零拒绝、全覆盖”的入学目标。
学业帮扶,助力“学困生”迎头赶上。针对学困生群体,各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及志愿者成立学业帮扶小组,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提升计划。针对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课后辅导,为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提供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经过一学期的帮扶,参与计划的学困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上都有了显著改善,许多学生的成绩实现了大幅提升。
心灵陪伴,为留守儿童点亮温暖灯塔。为了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关爱,教育局发动教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家访和谈心活动,增强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目前敦化市现有专兼职心理教师70名,心理辅导室37个,针对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个体辅导。此外,联合妇联、团委、公益组织等开展关爱活动,例如在省妇女基金会和敦化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敦化市三所学校申请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肯德基小候鸟图书角’”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与快乐,弥补亲情缺失带来的心理落差。
这一系列关爱帮扶举措,不仅让特殊困境学生群体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与自信的种子。未来,敦化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关爱帮扶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举措,为特殊困境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袁玲 朱振兴)
来源:敦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