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这句出自唐代苏拯所作《医人》的诗句,道破了行医者“心无旁骛才能真正发挥医术作用”的真理,千百年后,一位名叫曲焕章的医者果然将其践行到了极致。
说到此人,单是“云南白药创始人”这个头衔根本不能彰显出他身为医者的高风亮节,本能靠着珍贵配方在乱世中左右逢源、高枕无忧的他,最终结局居然是被迫害并死于狱中。
生逢硝烟乱世,曲焕章为何拒绝与当权者合作,放弃这一救治更多人的捷径?死前又为何执意亲手毁掉防伪印章?
只能说,如此惨烈离世才是他医者仁心最为心无旁骛之处,甘愿付出性命也要捍卫到底的医者底线。
身为地道的江川人,年幼丧母的他,有幸跟随一位嫁入行医袁家的姐姐生活,凭借聪明好学得到袁家垂青,得以传承祖传配方“南极万应丹”,成为一名不可小觑的伤科医生。
能得到“南极万应丹”已是难得,可对于曲焕章而言,这仅仅是他行医生涯的起点。
凭借多年养成的悟性与观察力,从自立门户行医诊病开始,他就一直致力于草药甄别、配方研发,还因此拜在诸多名医门下,只为研习更多的创伤疗法。
直到1902年,踏遍滇南山川的曲焕章,配制出了一种特效治伤药,取名“万应百宝丹”,因为药粉呈白色,世人习惯称之为“白药”。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战乱年代,能治病救人的创伤药极为珍贵,曲焕章凭借“白药”成了当地军阀的“团宠”,起因是成功救治身负重伤的滇南匪首吴学显,而后又因成功救治唐继尧秘书长白小松而名满军界。
即便唐继尧在1927年被政变下台,曲焕章依然没有受到影响,还在龙云的引荐下于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接见,相赠500瓶“三升百宝丹”得以声名远扬。
如日中天的曲焕章从未忘记过自己治病救人的初心,后续研制出了“一药化三丹一子”的配方,使得百宝丹的产品及疗效更加完善,医药事业迎来巅峰。
1937年9月,滇军第60军开赴抗战前线,参加台儿庄战役,临行前,曲焕章为60军官兵无偿捐赠3万瓶“百宝丹”,滇军因此得以顽强作战,一战成名的同时,再度让世人领略到“白药”的厉害。
民间医者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动,没成想,利益熏心者却开始了别有用心的图谋。
1938年6月,国民党中央委员、最高法院长焦易堂邀请曲焕章到重庆,以合股开办中华制药厂的名义要求他交出百宝丹配方,曲焕章当即拒绝并遭到囚禁。
原来,中华制药厂的背后势力正是“四大家族”,曲焕章的严词拒绝并非维护一己私利,而是不愿看到本该惠及众生的好药成为当权者中饱私囊的工具。
去往重庆之前,为防不测的他就已将配方交给妻子缪兰英保管,只随身携带了特制的防伪印章,是他多年来为了防止假药泛滥特地制作的。
盛夏时节的重庆酷热难熬,58岁的曲焕章在狱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多年来与权贵军阀打交道,他早就看透了这些人的丑恶嘴脸,就算自己不交出配方,这群没有底线与良知的宵小之徒极有可能通过造假“白药”敛财。
悲愤交加之下,曲焕章积郁成疾,后续又染上痢疾,生命岌岌可危,即便如此,国民政府也没有放人的意思,直到1938年8月中旬,性命垂危之际,他索性亲手毁掉防伪印章,几天后冤死狱中。
一代名医就这样逝去了,因为国民政府腐败无能,经济萧条、世道大乱,曲家人再是苦心经营,药房生意还是难以为继,最令人心痛的是,曲焕章生前担心假药泛滥成灾成为事实,让百宝丹真药深受其害。
好在,这一切磨难都在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告终。
1955年,缪兰英将配方献给国家,百宝丹配方不仅被列为国家保密级配方,还被更名“云南白药”后开始升级量产,真正实现了曲焕章医者仁心的梦想。
不负韶华制好药、以死明志保药方,曲焕章从来都不是名利场中人,游走其中仅是为了保全更多人的性命,“白药”是他匡救天下的武器,为之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
参考文献:
《曲焕章:一代药王的传奇人生》
《云南白药”的创制人曲焕章》
《曲焕章与云南白药(上)》
《曲焕章与云南白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