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久之前才入职一间新的公司,然而才没过几天,她就忧心忡忡地向我表示“和领导一起出席展会时,看到一位在场嘉宾与她的前东家极为相像,这不是让她担心的事,让她担心的事是领导似乎和她前东家似乎认识……”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朋友从前东家离职的时候,就已经与前东家闹得有些不太愉快,而矛盾的产生原因跟公司却并无太大的关键,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朋友身上。
这位朋友入职前东家之初,就表现出了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她曾有辞职的念头,但是无奈她已经跳槽次数太多了,简历上并不好看。所以自己咬咬牙便坚持了下来,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她心有委屈,得不到发泄,开始认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公司造成的,也直接导致了她后面离职时跟老板闹得不愉快。
对于她在展会上貌似看到了前东家,似乎还与现任领导相识出现了担忧这种情况,我给出的评价是“口碑差,才导致“做贼心虚”影响个人口碑”
并且告诉她“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的职业生涯基本就完了”,为什么?因为她的“言行”错了。
我们所处的这个职场中,本质上也是一张关系网,同行与同行之间的信息基本上互通的,又因为基于行业、竞争对手等原因,同行的高管之间总有一天会遇上,相识。
而职场人只要一直在一个行业工作,不换行业,那么基本上这些关系不会改变,换而言之,也就说即便你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又或者从B公司跳槽到C,都是同一行业的公司,高管之间都是相互认识的。
试问,你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AB两间公司的高管相互认识,B公司的高管不会尝试着从A公司认识的高管那里,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包括你的工作能力如何、过去的表现好与坏,这些信息对方都能够从这个渠道得知。
如果有这个渠道,基于熟人的关系,又毫不费力相互“透个底”,这真的太正常了。毕竟行业圈子就那么大,所以大家很快便会知道她是个“不服从上级命令、爱与上司吵架的人”了
基于她这种“自毁前途”的做法,我得出一个结论“职场人要谨慎地对待个人品牌意识,更要有个人的品牌意识”。
一、什么是“个人品牌?”
什么是“个人品牌?”意即是指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所传递的独特、鲜明、确定、易被感知的信息集合体。简单点地而言,你是怎样的、给人留下来何种印象,并且有着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差异化辨识度。
举个例子,想起著名的主持人撒贝宁,我们会想起他什么?相信你大部分脑海中会浮现以下几个词“风趣幽默、才华、凡尔赛”等等,这几个关键词就是撒贝宁的个人品牌,代表着他予人的感受如何。
二、为什么每个职场人都要有“个人品牌意识?”
大部分的情况下,只有一间企业或创业者需要品牌,但是为什么个人也需要有“品牌意识?”因为个人品牌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个人品牌也是一个人过去的信用背书,反映着自身的履历,更是一个人行走的超级IP。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建立个人品牌。
当一个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便能够让个体从竞争激烈的群体里面脱颖而出,建立起鲜明的辨识度,推动个人的成功,被外界所接受和认为,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
现实中,没有一间公司确保不会倒闭,个体也不能够确保自己不会被裁员,这些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了。这些我们不能够确定,而时代也永远在变化之中,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靠自己永远不会错。
所以每个职场人都需要有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这能够确保,我们无论去到哪里,都能够靠着“个人品牌”的力量迅速的帮助我们找到工作,更好地生存下来。
而个人品牌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也能够长期增值、长期收益的作用。
三、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职场人很有必要建立起“个人品牌”也需要意识到个人品牌的重要性,那该如何去打造个人品牌?
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中,把工作当成产品来对待
不要抱着打工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简单地认为只要完成工作便算完事,而是把工作当作产品的态度去对待,认真打磨,当成是自己的产品。
如果真的用打磨产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工作会没有成绩吗?工作能不做得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去分析自己,找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时代里面,大多数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平平,如果你能够找准自己最擅长的一项,并且为之去努力去优化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迟早会有一天崭露头角,被人记住,胜出。
外在展示形象
你对外展示的形象是怎样的?予人的好感受,又或者是予人坏的感受?上司以及同事又是怎么评价你的为人的?
记住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外界对你的评价,如果自己有负面情绪了、牢骚了尽量不要在社交媒体上过多地暴露自己的这些信息,也更不要去直接和上司对骂等等,这种做法非常的不理智。
朋友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自己在前一间公司和老板闹了情绪,即便跳槽到下一间公司的时候,也生怕被前东家“揭老底”,整天过得提心吊胆的。
最后希望各位职场人都能够经营好个人品牌形象,职场之路顺风顺水。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学习经营管理(微信号:MBA270)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