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梁开明 唐晓航)近日,走进紫阳县高滩镇双柳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围拢在县农技专家周围学习如何科学种植天麻。他们眼神里带着对增收致富的期望,你一言我一语地同专家咨询交流,现场俨然成了一场户外“农业研讨会”。

天麻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一直以来深受市场青睐。“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没法儿外出务工。我离得近,在家种天麻,卖给村里的中药材加工厂,还在加工厂做活,每年收入完全够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再也不用老公寄钱回来补贴家用了。”正在挖地的同村村民李女士也加入了天麻种植的行列,她感慨地说道。

“高滩镇春夏多雨,秋冬寒凉,是典型的北亚热带山地气候,位于绕溪河流域的双柳村海拔在750米以上,十分适宜天麻、厚朴、杜仲等名贵中药材生长。”双柳村党支部书记何忠毅说道。

近年来,高滩镇大力推行“党建+产业+合作社”产业振兴发展模式,鼓励各村与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就近吸纳富余劳动力参与基地和企业生产,加快构建“一企一基地”“一村一品牌”特色产业布局,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让群众增收致富有了“良方”,助力乡村振兴。

“公司在双柳村有中药材种植基地1000多亩,每年加工产出天麻、黄柏等成品中药材500余吨,年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年发放工资50多万元,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全村60多户人就业。”任河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老板尤友平说道。

双柳村村民依靠种植中药材来增收致富,只是高滩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滩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融入紫阳县秦巴医药产业链建设中来,逐渐走上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一良性发展路径。

“2025年,高滩镇将继续围绕‘秦巴医药’做文章,不断提高林下经济发展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促进群众增收、林业增效,努力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走出一条特色产业振兴乡村之路。”高滩镇镇长唐碧轩表示。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