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人们总说,“牙疼不是病”。可是牙疼起来,感觉想死的心都有了。

小时候,目睹过家里人“忍忍就好”,却因为牙疼到用头撞墙,试图用一种痛取代另一种痛,这几乎是我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阴影之一。每当牙齿隐隐作痛,我的神经就紧绷起来,害怕牙齿掉了后,成了一个“丑八怪”。

哪怕工作以后,手里有了一些积蓄,知道就算真的牙齿坏了,可以去种牙,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一颗牙齿太贵了,动辄上万,轻则大几千。况且上网一搜,全是“种牙避雷”的辛酸血泪史,看得人心惊胆寒。


找到一家靠谱的牙科诊所,到底有多难?

从国家第一次种植牙集采开始,这么多年过去,看牙一直是“老大难”,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7%,而就诊率却不到10%。

我们也邀请了几个“牙科患者”分享了他们的真实经历,说多了都是泪。

毕业工作头几年,

我的工资都用在了补牙上

@轻浊,95年,北漂

我从小牙就不好。妈妈说,那是因为我年幼时只要半夜一哭闹,我爸为了让我平静下来,就会泡上一瓶过甜的牛奶,把奶嘴塞到我嘴里让我吮着睡觉。我也确实喜欢吃糖,那种彩色塑料纸包裹的果味水晶糖,是我童年时对于幸福的全部释义。

小孩子还不懂得代价一词的含义,大人懂的也很有限。小学六年级,我右侧的后槽牙开始疼。我把这事儿告诉我妈,我妈说:“谁让你吃那么多糖。没事,牙疼不是病,忍忍就好了。”

于是我开始了持续整个青春期的漫长的忍耐,主要集中在右侧,有时是挫疼,有时是牙龈膨胀发热,像微波炉里过度加热时快要爆开的食品袋,伴随着神经的跳痛,有时又平和得像一颗好牙。我通通忍耐下来,把它当作一种我身上的常态,与之相伴的是,我几乎不会再用右边的牙齿嚼东西。

大学毕业后,我独自来北京工作,刨去租房和生活开销,把自己挤压得很厉害,才能每个月剩下一点余钱,这么过了快一年的时间,我存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一万块钱,还没来得及庆祝,我的牙又开始疼了。

可能因为这次疼的是一整片,也可能因为离开父母后,我开始重视自己身体的感受,反感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去医院”的思维,我决定第一次去看看我的牙。

那时候牙科还没有纳入医保,我找了一家就近的牙科诊所,做了个全面的检查。医生花了很长时间,用金属钩在我的牙齿上一阵敲敲刮刮,然后把我叫到一个密闭的会谈室里,告诉我,我嘴里左边有四颗轻微龋齿,需要补,上颚最中间的四颗牙,两颗需要做根管治疗,两颗需要补,右边“问题就大了”,有两颗需要做根管治疗,两颗需要补,还有三颗智齿要拔,其中一颗智齿都已经发黑蛀烂了。


最后,是“右下6”,医生指了指我右边的后槽牙:“这颗牙是个病灶,右边一大片基本都是被它腐蚀的。它的神经都烂穿了,你不疼吗?你是怎么能忍着不去看医生的。”她有点生气,我没有回答。“这颗牙没救了,需要拔掉,种一颗。”

除了下面中间的那几颗,我嘴里几乎没什么好牙了,且右边比左边严重很多,且需要尽快弄,如果一直拖下去,只会越来越难治。我懊悔地说,都怪我小时候吃糖太多。医生说,那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你的牙齿天生就容易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在刚刚开始龋齿的时候就及时治疗。“你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蛀牙是不会自己好的,它只会越来越严重”。医生说。我只好再次沉默。

我问医生,假如我想要全部弄好,需要花多少钱,一万块够不够,医生写了满满一张纸的治疗方案,然后告诉我,“大概需要十万左右”。


满口牙齿,一顿算下来要花十万|作者供图

十万。我搪塞了几句说回去考虑一下,就离开了医院。

和我妈电话讲了这件事以后,她的反应基本跟我差不多。我妈忽然用一种极其扭捏的语气说:“以前没想到这么严重,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牙痛不是病,从来没看牙不也好好的,哪知道你……哎。”我没接茬。她准备把钱打给我让我去治,但没过多久疫情开始了,治牙的事也就搁置了下来,一搁就是两三年。

直到2022年,我才开始了漫长又曲折的看牙之路。虽然有过懊悔,但好在我的牙齿现在正在慢慢恢复,我希望为时并不晚。

一颗刀锋牙”,

让我认清牙科医院的现实

@逍遥鱼,43岁,自由职业

消毒水的气味裹着金属器械的嗡鸣刺入鼻腔时,我死死攥住真皮扶手。这家连锁牙科医院的候诊区摆着雪松香薰,诊疗室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药剂味,像某种隐晦的警告。

三个月前,我陪同事到街对面牙科医院种牙,顺便网购了医院的拔牙套餐。随着种牙日期临近,护士小姐的问候也殷勤起来:"姐姐创口恢复得怎么样呀?我们新推出的种植牙有活动哦。"

想起拔牙时的紧张,加之工作繁忙,我一再推辞。一天,护士发来超级便宜的补牙链接,想起还有颗龋齿导致口腔异味,我又鬼使神差买了补牙套餐,直到钻头抵住臼齿那天,才明白那些链接背后的深意。

"您看这颗牙边缘都蛀空了,直接补容易崩裂。"戴着护目镜的医生用探针敲击牙面,金属碰撞声震得我太阳穴突突直跳,"要是做种植牙,现在正好能享受我们和银行合作的免息分期。"护士适时递来价目表,粉红色美甲划过万元档位的进口种植体。

想起同事种牙后肿好几天,我内心恐惧,暂不打算种植。三次婉拒后,原本轻柔的吸唾管突然重重压住舌尖,钻头在牙釉质上拖出刺耳的摩擦音。那天临走前,护士再没帮我披外套,价目表上的折后贴纸被撕得干干净净。

因为咬合不畅,我又找回医院。"正常调整期。"医生草草瞥了眼,复诊三次还是没调整好,那个曾夸我发色的护士冷着脸甩来知情同意书:"咬合不适应可以磨平对颌牙,但属于自费项目。"看我沉下脸,医生二话不说,拿工具在牙齿上刺啦两下,“这回可以了!”说完收拾东西,我只好自己从躺椅挪下来。

医生正和护士聊着新开的医美分院,看样子没打算送我下电梯。回家路上,发誓再也不来了!

当晚我的牙齿又出问题:吃饭时嘴里被锋利的牙边角刮破,满嘴血饭,搞得一家子没了食欲。止血后,我紧急找到路口转角处的"X氏牙科"。

这是个不起眼的老铺子,在瓜子铺二楼,褪色招牌被油渍浸得发黄,我曾数次路过时嘀咕,这么陈旧的地方搞牙科,卫生都不一定有保障。

果然,生锈的器械车哐当推来时,老医生棉布口罩上的霉斑让我下意识屏息。可他托着我下颌的动作像捧瓷器,布满茧子的指腹在牙面逡巡三圈,突然笑出满脸皱纹:"小年轻做事就是毛躁,这牙磨得跟刀锋一样,呵呵,锐角得用金刚砂车针慢慢修才行。"

磨破的仿皮椅背硌得后颈生疼,但温热碘伏棉球抚过伤处的瞬间,我忽然想起连锁诊所冷藏柜里的预消毒器械包。那些封装在真空袋里的车针闪着冰冷的光,此刻却不及这把老旧的钨钢车针让人安心。

出来后,街对面连锁医院的LED屏还在滚动播放种植牙广告,模特雪白的牙齿泛着无机质冷光。想起那个护士和医生的嘴脸,也许在他们眼里,我的牙齿,是他们发财的一笔财富。这种“诓骗式”的“治疗”,每天都在发生。

我摸着口袋里皱巴巴的那张知情同意书,终于将它撕碎了扔进垃圾桶。

人到中年,

我的牙齿开始向我呼救

@张启明,41岁,沪漂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被牙齿的问题所困扰。

小时候除开常见的蛀牙问题,最离谱的还有上颚的几颗牙齿往上长,既不美观,也妨碍进食。父亲见状带我去医院,只可惜当年牙医的医术不精,拔牙时连带着损坏了一颗正常的牙齿,没过多久那颗牙就发黑了。

母亲又带我去镇上的私人牙科那里,拔掉黑牙,再花了七十元钱补了一颗假牙。这些年来,我都不敢开口大笑,因为一露齿就会看到那颗已经发黑的假牙,很是影响形象。

到了2017年,我在饭店吃饭,忽然吃到一块硬硬的东西,我还以为是米饭里的石子,结果吐出来一看是牙齿——在我那颗黑黑的假牙边上,一颗牙齿就这样齐根断了。可以想象这个画面:如果我一笑,上牙龈有一块是空的,紧挨着的是一块黑牙——这样的形象,怎么能出门见人呢?

必须狠下心来去种牙了。过去之所以没有去,还是因为囊中羞涩。种一颗牙,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的都有,光是看一眼价格就让我害怕。但这次却不得不种了。我先去了公立医院,排队的人极其多,过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了我,医生观察了一下我的牙齿情况,建议先拔掉残牙,然后才能种牙。

等我去预约拔牙,一看时间要排到两周之后!这还只是开始,随后拔牙后的种植流程堪称 “闯关游戏”。先是CT 扫描、牙槽骨评估,接着要等一周出方案,医生反复强调 “要看骨量是否达标,可能需要植骨粉”。第二次复诊时,护士递来的知情同意书密密麻麻写着三十多条风险提示,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种植体脱落等。缴费窗口前,我攥着医保卡发现种植牙不在医保范围内……

如此麻烦,如此折腾,我放弃了闯关,转身去了私立诊所。私立诊所看似高效,实则暗藏玄机。咨询师全程笑脸相迎,却在方案里夹带 “隐形消费”:原本说一万二一颗的套餐,突然多出骨膜费用、临时冠费用、终身维护费。

签合同时发现条款里写着 “耗材进口费另计”,争执半天后诊所才勉强让步。术后第一个月,种植牙突然出现咬合疼痛,联系医生时对方总说 “正常反应”,直到第三次上门理论,才承认是基台安装角度偏差。

更闹心的是保修期内,诊所突然搬迁,新地址远在城郊,复诊成本陡增。最讽刺的是,当我炫耀 “种牙后终于敢大笑” 时,朋友提醒:“你知道吗?你这价格在三甲医院能做全瓷冠加骨增量了。”

我原本以为牙齿的磨难就此结束了。

没想到到了2024年,下颚的牙齿又开始痛了起来,左边有两颗龋齿,右边有一颗龋齿,从小就如此,拖到现在没办法再忍痛,只得再去找牙医拔掉。

这一次我了解到种植牙的价格大大地下降了,每种一颗只要三千元左右,所以我又一口气种植了三颗。种植牙价格跳水的消息像止痛药般缓解了我的焦虑。医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催促签字,反而耐心解释:"这次用的是国产种植体,保修期从两年延长到五年。"但低价背后藏着流水线作业的冰冷。三个月后复诊,烤瓷冠与牙龈交界处出现黑线。医生用探针戳了戳说:"国产材料就是这样,要么加钱换全瓷,要么忍。" 没办法,我又花了一笔钱,换成了全瓷,这才解决了问题。

回望小时候,每一次牙疼只能强忍着,甚至有一次因为晚上疼得哭,挨了父亲一耳光。现在等我自己有了能力,终于可以对自己好一点了。不过深夜急诊室的消毒水味,依旧会时不时在记忆里翻涌。现在等我自己有了能力,终于可以对自己好一点了:能有一口可以坦然露出,还能放心大胆地咀嚼食物的整齐牙齿,就是一笔莫大的人生财富啊。

没有一颗“好牙”,能走出黑心诊所

@阿曹,31,媒体人

去年11月,我在上班中,一股尖锐的疼痛从我的牙根一直蔓延到太阳穴,这种疼痛来得十分蹊跷。起初,我以为只是吃坏了什么东西,后来一连几天,这种疼痛就像口腔里有一把小锤子不停在乱砸我的神经系统,我才意识到,我的牙齿很可能出问题了。

那时,公司里正在忙一个项目,作为项目主管,我请假十分不易。后来在网上搜索到公司附近有一家口腔诊所,点进去网页设计精美,几位医生穿着白大褂、拿着病历本,显得十分专业,关键是价格还不贵,全口检查新人优惠只需要9.9元,评论区也是一致好评,纷纷夸赞这里服务周到、技术一流。

我趁着午休时间,按照地图导航来到了这家诊所。映入眼帘的大门,与网页宣传并不对等,让我有点顾虑。但一想到检查只要九块钱,就又走了进去。

前台小姐递给我一张表格,让我仔细填写。我不想暴露职业和家庭住址,就空着没写。前台小姐执意让我填写,并告诉我,有很多口腔疾病与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有关,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于是,我又把空出的信息填写完整。

一位中年男医生在诊疗室接待了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有着一丝不苟的大背头,室内环境也比较干净整洁。我躺在治疗椅上,头顶无影灯照射着我。这位姓肖的医生,用探针触碰了我几乎所有的牙齿,然后告诉我,我有一颗蛀牙,并且已经接近牙髓,牙釉质几乎完全破坏,再不处理可能会引发根尖周炎。

肖医生让我坐起来,拿出一张牙齿解剖图,告诉我现在我急需要做的就是根管治疗,把牙齿用牙冠保护起来。我问他费用多少,要8000多元。

我惊讶于这个价格,问他,拔一根牙齿需要这么多钱吗?肖医生不急不躁地跟我解释,现在你需要先清除感染的牙髓,消毒根管,最后填充封闭。根管治疗要3000多,牙冠好一点的全瓷冠6000多,给你申请新用户优惠,全套做下来8000元。

再次听到这个价格,我的牙齿又开始疼痛,仿佛电流一样直窜脑门。考虑到现在工作繁忙,我也没多想,去窗口缴费做手术。

做完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牙齿依然疼痛。询问肖医生疼痛的原因,他告诉我是做完手术后,牙齿还没适应,是正常现象。

朋友得知后,让我立马去当地的公立医院复查。

那里的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上次那个诊所做错了牙齿,我那颗牙齿并没有毛病,却被做了根管治疗,而那颗坏牙却成了“漏网之鱼”。

询问他们做根管治疗的价格,大多在800-1000元之间,而牙冠也大多不超过3000元。自此,我再也不敢相信那些看起来正规的路边小诊所了。于此同时,我也希望这些黑心诊所能够被取缔,让看牙变得更简洁、透明。

后 记

牙疼难,看牙也难,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口腔医疗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种植牙是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但口腔种植牙“价格不透明”“售后无保障”乱象频出,让种牙之路“步步惊心”。

人们对种牙的痛点很多,但关于牙齿保障的讨论却寥寥无几。

给牙齿上保险,很多人几乎闻所未闻。一是因为国内齿科保险尚处初级阶段,但我国未来对齿科医疗服务需求势必会继续增加,尤其在正畸和种植牙的发展,齿科保险能做的还有很多。

当然,齿科保险的坑也不少,甚至和挑选适合自己的种牙套餐一样复杂。国内齿科保险一般是有险司团险和机构保障两个维度。但事实是,牙科保险进不了企业保险,个人需求和保险保障范围以及期限之间仍存在很大冲突。

既然市场有需求,给种牙上保险这种创新的解法就有存在的必要。

据了解,2025年3月,美团医药健康就面向口腔种植牙领域,在全国305个城市推出“放心种”,行业首推“服务+保险”的履约交易保障新模式。


美团首推的“放心种” “口腔服务+理赔保险”的模式,承诺脱落免费复种,加上全网可比价让种牙这件事变得放心透明


这项服务由美团医药健康面向口腔种植牙领域率先推出,联合头部口腔商户共同推出单颗种植牙套餐,种植体修复前脱落是种植牙领域最为常见的问题。目前,市面上保险公司所售出的齿科保险保障范围有限,且赔付普遍存在次数限制。针对“齿+险”在服务和保险方面的普遍用户痛点,美团口腔做出“种植失败,免费复种;无法复种,全额退款;门店关闭,放心转诊”+全网比价三大承诺。

此外,美团放心种严选优质口腔机构,特别聚焦医疗专业力与服务体验感。基于机构资质及合规性、设备与耗材管理、既往患者安全与纠纷处理经验等维度,严选出全国数百家兼具消费与医疗双重属性的头部机构,帮口腔消费者做好第一道把关。

作为本地生活平台的美团,推出服务保险的增值服务,一是能够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打消顾虑,这样的用户基础也可以反过来促使口腔行业将精力放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止消费者获益,平台上优质口腔机构的权益得到保障,真正推动了消费者、优质商户的双向奔赴。

平台给种牙上保险,把原本只能以“齿”试错的服务搬到了线上。即便效果不尽如人意,平台也能提供全链路的售后保障。帮助消费者找到靠谱的牙科诊所,也能放心种牙。

全民故事计划正在寻找每一个有故事的人

讲出你在乎的故事,投递给

tougao@quanmingushi.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