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芳,女,合肥中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她十分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带领学生参加2024年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了合肥赛区三等奖。

在合肥中科信息工程技工学校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学生中间。她时而示范标准导游手势,时而纠正服务礼仪细节,时而与学生讨论案例解决方案——她就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彭明芳。三年来,这位90后教师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诠释着新时代职教人的责任与担当。

初入教坛时,彭明芳就给自己立下规矩:每节课都要有“三个一”:一个生活化情境、一次互动探究、一项实践任务。在《导游实务》课上,她会把教室当成旅游现场,让学生轮流扮演导游、游客等角色;讲解“突发事件处理”时,又化身“刁难游客”,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

“彭老师的课像在追剧,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剧情。”学生王丽(化名)笑着说。这种沉浸式教学法的效果立竿见影——去年她所带班级的专业课平均分较上年提高了15%,2024年更指导学生斩获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合肥赛区三等奖。

为突破教学瓶颈,彭明芳建立了“教学反思日记”。翻开她的备课本,每页边栏都密密麻麻记录着课堂反馈:“景点讲解环节互动不足”“服务礼仪示范需多角度拍摄”......这些点滴积累,最终凝结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专业多维教学法”。

在彭明芳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叠特殊卡片。其中一张写着:“谢谢您没有放弃那个上课总睡觉的女孩,现在我已是五星级酒店实习生。——您永远的学生小雨”。

原来,小雨曾因家庭变故一度消沉。彭明芳发现后,不仅每天留她共进午餐,还创造机会让她在校园导游活动中崭露头角。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为留守学生过生日、帮困难学生垫付考证费用、深夜陪护生病学生就医......

“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彭明芳常说。她创新实施“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记录专业技能提升轨迹和心理健康状况。三年来,她累计撰写学生成长记录三大本,帮助多名“问题学生”重拾信心。

作为“双师型”教师,彭明芳坚持每年寒暑假到一线企业调研。去年在一家大酒店,她发现该行业已普遍使用智能入住系统,便立即将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彭老师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立足行业的本领。”正在合肥某旅行社实习的张伟(化名)说。正是这种产教融合的理念,让彭明芳指导的学生在2023年全省电商专业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同时,作为专业骨干,彭明芳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并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她率先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是彭明芳的座右铭。工作以来,她坚持每天早到一小时备课,晚走一小时答疑;为准备大赛,曾吃住在学校;即便嗓子沙哑,也坚持用板书把知识点写满整面墙。

面对未来,彭明芳目光坚定:“我愿永远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助力每个孩子绽放独特光彩。”

□校长点评:

彭明芳老师对待学生宽厚平和,始终以期待的心理和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她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概念,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她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温暖的教育情怀,诠释了新时代职教教师的风采。

——合肥中科学校校长魏金龙

通讯员 刘俊艺

安徽青年报 安青网 记者 韦玉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