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网友问我:“对联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至于让很多网友每天读都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写对子!”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间也很难给出答复,对联作为我们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对联不仅雅俗共赏,还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比起诗词,对联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民间对联备受欢迎,流传下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对联故事。
当年乾隆下江南时就曾出过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句上联不仅有地名,还包含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当时这句上联难倒了乾隆身边很多文武大臣,后来只有纪晓岚对出了下联。
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句上联让乾隆大为赞赏,并表示:“纪晓岚不愧为大清第一对子大王!”
还有人通过对联去借米的趣事。
清朝有一秀才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家中的地都已经荒废好久了,秀才就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于是秀才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就想借点米来充饥,找到好友后,秀才又不好直接开口说借米。于是便出了一句上联: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秀才的这位好友本来和秀才的关系都一般,之前还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口角之争,自然是不想借米的。秀才的好友对出了一句让秀才无地自容的下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秀才听到这句下联后,灰溜溜的离开了。
时至今日,民间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写对联,通过对联来抒发情感,或者通过对对子来相互打趣。
王大爷退休后就没什么事做,整天就是看电视,打麻将,跳广场舞,日子久了,王大爷觉得这种日子十分无趣,为了增加生活的乐趣,王大爷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对联文化让王大爷颇为感兴趣,有一次王大爷看到网友有人出了一句上联,后面很多人评论和点赞,这让王大爷十分羡慕。
于是王大爷也开始在网上写对联,没想到对联在互联网有着不错的流量,王大爷的对联作品没发出去多久,就到了十几个点赞,这是王大爷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事,自此以后,王大爷每天都在网上发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对联。
有一次王大爷想到了一句上联:欧阳修脚店,
这句上联出现了一个人名欧阳修,后面加了两字,就变成了欧阳,修脚店。这句上联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的讨论,也有很多对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下联,其中最精彩的下联是一个来自山西的才女对出的。
这位才女的下联是:徐霞客运站。
各位网友觉得这句下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