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高水平大学正面临着如何有效整合国际资源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发展目标

其中,国际化师资不仅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对外开放战略的关键,也是应对全球教育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通过多维度政策协同,国际化师资将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而论国际师资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凭借其特殊的办学形式、深厚的名校背景和一流的国际标准享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比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该校不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美国物理学会会士龚新高教授担任校长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担任特使,“院士+诺奖得主”分别代表我国和世界的学术权威,将对广以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起到定海神针的带头作用,也能为广以打造全球一流的教育理念提供根本保证。

除此之外,该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也堪称顶尖,具体表现在师资结构优秀、师资学历较高、师资水平一流。据悉,作为世界顶尖理工科大学官方钦点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国校区”,广以的办学不仅一脉传承海法本部的教学理念、创新基因,还全面共享了本部的教育资源、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



以师资力量为例,广以明确提到其师资团队有三分之二都由海法本部直接选派,剩下的部分也由本部按照其聘用标准在全球选聘,至此广以的师资基本等同于全部来自于以色列理工学院,那么结合本部全球排名全球前100的顶尖实力,可以说就读于广以可以享受国际一流师资。

而这支顶尖国际师资队伍中,外籍教师占比超过80%,并且100%具有在全球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学习、工作或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欧共体联合聚变中心等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可见其师资队伍拥有丰富、优质的科研经历和教学经验,能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多个层面给予学生指导。



比方说,广以的教师在科研领域就屡次实现新突破。2024年9月,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王燕带领科研团队在材料领域领域顶刊《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广以本科生莫凡、广以研究生张钰洁和澳门大学博士后龚彦婷;2024年12月,广以钟子宜教授课题组联合以色列理工商学院Charlotte Vogt教授课题组及斯坦福大学的Simon R. Bare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了综述文章;2025年3月13日,Marcelo F. Ciappina教授在超快光学领域与国际科研团队研发的阿秒级激光测量技术在近日发表于国际顶刊《自然·通讯》,《自然·通讯》是国际顶尖学科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



据此说明,广以教授凭借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持续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且这一过程中或许还能带领本科生共同参与,比如前文提到的王燕副教授团队中就有多位本科生,并且分别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等顶尖期刊上发布论文,而这一成绩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广以科研育人的优质成果,以及一流师资的带动下本科生在科研道路的卓越成绩。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高校来说更为关键,近几年各大高校都逐渐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甚至是国际化师资的聘请,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局就是“院士+诺奖得主”的配置,再加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学生就读于此不仅教学质量有保障,还能体验多元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于各位考生来说不失为报考优选。

关注“高考志愿说”,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