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波远,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建筑专业教师,从中职生到中职教师,从校级名师、正高级讲师到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又到山东省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人选,一路走来,任老师辛勤耕耘职教沃土,持续培育职教英才。

一、敢于实践,主动转岗,勇追心中之梦

1988年,初中毕业后,16岁的任波远去了一家木器加工厂。除了做茶几、写字台、椅子等常规家具之外,加工五根腿的脸盆架、圆杌子(三根腿)也是他的拿手好戏。那时的他想:长大后开木工作坊!然而,1990年的冬日,他连续两次被木工电刨子割坏手指,最严重的那次仅缝合伤口就持续了2个小时,不得已他在家静养了3个月。大哥见他屡次受伤很是心疼,善意地提醒他:明年参加中考,报考中职建筑专业,将来从事工程预算。

有失就有得。1991年,任波远考上了桓台县职业中专(现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每逢寒暑假,别的同学都回家休息,但他却在建筑工地支模板、绑钢筋、砌墙、干技术员、做资料,熟悉建筑施工工艺流程,为将来做工程预算铺路架桥。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4年国家面向职业学校招生定向师范生。几经拼搏,任波远如愿考上了莱阳农学院。1996年大专毕业后,他登上了母校的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任老师勤恳耕耘,以微亮之光点亮职业教育璀璨的星空,勇追心中之梦。

二、关爱学生,寻找发光点,激发成长内驱力

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顾老先生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教育的真谛。

“爱是最好的教育”,任老师从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又返回中职学校任教,所以他对中职生有得天独厚的感情,能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开出良方以医其痛。

他担任2001级民建班班主任时,初入学的小耿同学(化名)一直抱怨中考失利才被迫来到建校,心里非常抵触,甚至有些自暴自弃。不经意间,他染上了吸烟、网瘾等恶习,在家顶撞父母,在校经常和同学产生摩擦,甚至当任老师找他了解情况时,他还满脸的不在乎……但任老师并未放弃这个棘手的孩子,而是耐着性子多次和他谈心。任老师劝小耿面对现实,坦然接受中考失利,不要为昨天而叹息,也不用为明天而烦恼。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教,让小耿看到了希望。在任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耿终于想通了,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建校的学生并不差,只要发奋学习,照样能考上理想的本科,照样能成人成材。转变思想的小耿开始努力学习,终于在2004年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本科,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到山东天齐集团就业,不久就担任了公司项目经理,已能独挡一面。直到今天,小耿每年都会来看望任老师,因为他忘不了,当他自己都放弃自己时,是任老师拯救了他。

关爱学生,激发他们的成长内驱力,这是任老师能带出一批批优秀学子的绝招。

三、温暖相伴,师生共赛,培育大国“小工匠”

对中职生来说,能改变命运的除了春季高考,还有技能大赛。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工匠的精湛技术。技能改变命运,大赛点亮人生。

自2003年以来,任老师长期辅导学生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建筑技能大赛。

2005年7月初,学校接到通知,10月份山东省举办省中职首届建筑制图技能大赛,采用Autocad2004版软件绘图,且师生同场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彼时计算机绘图刚刚起步,在职教界还未推广。任老师每天上午给学生辅导讲解建筑制图;从下午到夜里10点,他和学生一起训练。看着屋外的繁星点点,任老师心疼孩子们,让他们先回去休息,而他自己却深入研究CAD软件用法,再训练至凌晨。将近两个月的暑假,任老师和学生们天天如此,每天训练长达14个小时。他们握鼠标的右手掌被磨得发红、发痒,甚至有了血印。每晚的月亮,默默看着任老师走出训练室时不断甩动右臂。因为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任老师的右臂、右肩膀,乃至右半个身子都感到有些麻木。

终于到了比赛的日子,任老师和孩子们自信从容地走进赛场,因为,他们见过了深夜的月亮,自然也会见到黎明的曙光。比赛结束,四名参赛学生包揽了山东省前四名,而他个人也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教师组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心存高远,路就在脚下。2013年5月,任老师带学生到潍坊某学校参加集训。该校地处偏远且条件艰苦,没有专门为集训的老师准备宿舍。没有睡觉的地方,任老师就以课桌为床;没有凳子,任老师就站着吃饭;没有大鱼大肉,任老师就乐呵呵地吃了一周的芹菜汤加油饼……

多年辅导技能大赛,任老师培育了一批大国“小工匠”。其中,学生李玉良获得中职组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首届“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全国筑梦大国“小工匠”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升入大学后,李玉良用任老师教他的技能还获得了大学组第二届“鲁班杯”全国一等奖;大赛学生李英杰,大专毕业后自己在日照市注册了拓梦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承接建筑及安装预结算业务,公司集工程造价咨询和教育培训于一体,同时李英杰还是全国广联达软件金牌讲师。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多年来,任老师辅导的“建筑制图”“工程算量”和“建筑装饰技能”三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山东省一等奖8个,三等奖2个。近两年,任老师又开始协助青年教师辅导“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信息化BIM模型”、“水利工程制图与识图”等大赛项目。


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教学生学会技术,成为社会有用的工匠,是任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他的职业教育情怀!

四、潜心教研,撰写教材,服务全国建筑专业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动手能力比较强。传统的教材偏重理论,但是对技术讲解不够系统,不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大国“小工匠”的成长,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任老师调研了很多学校,走访了很多建筑毕业生,深入建筑企业顶岗实习,创新提出了“工程贯穿、项目融通、任务细化”教材编写模式,并身体力行编写了两套教材,分别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2006年9月,任老师开始尝试编写校本教材《建筑工程预算》。历时4年,终于在2010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今,他一共出版(含改版)了建筑类教材21本,其中1本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7本被评为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这些教材使用范围遍布省内外,为全国30多个省市20万余名建筑专业师生提供教材服务。



学问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二是“问”。多年来,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向专家咨询问题,已经成为任老师生活的一部分了。至今,他还清晰得记得,2007年5月1号清早,有一个专业问题,考虑了好几天,始终弄不明白,感到非常郁闷,拿起电话拨通了时任建筑教研组组长任振军老师的电话,向他咨询,任老师认真地给他解答完以后,抬头一看表,他一股歉意油然而生,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任振军老师在家休息,他不到5点打扰人家,把人叫醒,真过意不去。

当别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时,任老师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不管是编写教材,撰写教学论文,还是技能大赛,我都会听到子夜的钟声,看到黎明的曙光,听到清早的鸡鸣。”任老师开玩笑说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因为朋友的酒桌总缺席了他的酒杯。他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忍受了寂寞,才有孤灯下的真文章。

任老师一直坚信,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一名教师坚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进行课题研究,制作精品课程,提炼教学成果,就会实现“从一只麻雀绕檐低叫,到雄鹰展翅翱翔拥有万里天空”的蜕变。

是啊,这种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的快乐与痛苦只有亲历者才能体验到,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

五、众行众远,引领示范,创建名师工作室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2年12月,学校与建筑企业联合成立建筑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研究是工作室第一要务。通过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课题申报、撰写论文、讲示范课、建设精品课程等多项活动,凝聚群体智慧,形成共研氛围。成长是工作室的目标追求。“名师强调效应,专业带头人强调示范,骨干教师强调带动,青年教师强调成长”,积极吸纳中青年教师进工作室,建立名师引领,携手共进合作互助的培养机制,真正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



几年来,任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培养了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2名正高级讲师,山东省齐鲁名师2名,山东省特级教师2名,山东省名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

任老师受邀到国家教育行政院、第三批齐鲁名师集中研修班、淄博市政府投资审计骨干培训班、“1+X”证书种子教师培训班、山东省骨干教师培班、青岛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班等做名师成长、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等专题讲座,参与审核山东省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任老师从一名木工、模板工、砌筑工到人民教师,从校级名师、正高级讲师到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 齐鲁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又到选山东省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人选。一路走来,任老师披荆斩棘。但每每提及他的荣誉,他总是谦逊地说,是在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帮扶下才能成长,是淄博建筑工程学校这艘巨轮助推着自己砥砺前行。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