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绿扬
4月1日,在黄河保护法施行2周年之际,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发布了《河南省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白皮书(2024年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总结2024年我省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
《白皮书》显示,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专业审判队伍建设,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2024年,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受理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各类案件555件,审结531件。
专业化审判,以最严密法治维护生态安全。坚持罪刑法定刑事原则,重点打击危害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植物、非法狩猎、滥伐林木、非法采矿等犯罪,依法审结刑事案件282件,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审结涉及土壤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民事案件74件,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损害行为的发生。
恢复性司法,多元化修复让生态屏障更坚固。探索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技改抵扣等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建立“法院裁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修复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黄河流域水、土壤、大气污染惩治力度,贯彻落实损害担责、全面救济原则,不仅追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还通过民事责任引导行为人及时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全流域协同,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基石。持续深化环境资源集中管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统一由专门审判机构审理。健全黄河流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优化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在信息通报、纠纷化解、生态修复等方面一体履职、协同发力。通过多元解纷、司法建议、基地共建等方式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2024年发出司法建议100余份,推动环境问题源头治理。
当天,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还发布了10起河南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