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已经开了6年近30万公里,其中智驾用了15万公里的蔚来创始版车主,我对智驾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请参看昨天发表的对小米事故的分析《》。
今天再聊聊这个电动车的智驾功能。
其实当前国内的智驾水准只能在L2的水平,只能叫辅助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但国内大部分品牌为了卖车,刻意夸大了智驾的水平导致客户神话并迷信了其能力,所以经常会见到有驾驶员用假手骗方向盘的识别,还有驾驶员驾驶中蒙头睡觉,把生命全部交给智驾,我只能佩服这些人的勇气和作死的精神。
但实事求是地讲,从某种程度上辅助驾驶确实能够缓解驾驶疲劳。我二十年前开的是手动挡的桑塔纳,那时年轻,路上车子也少,连续5个小时不停车,除了屁股疼,腿不酸,不犯困,后来换了帕萨特,雷克萨斯,奔驰,都是自动挡,但路上车子越来越多,而且新手多,精力也要越来越集中,加之岁数大了,回老家一趟虽然只有五百公里,却会觉得很累,路上最少要停一个服务区。
开车犯困会很危险,记得有次,下午一点多,在上海外环高架上开车犯困,差点撞上前面的集装箱车,距离已经不到十米,是旁边的汽车喇叭把我惊醒的,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但换了蔚来之后,在高架或者高速路上,如果路况好能见度高,我基本都会用辅助驾驶,手虽然放在方向盘上,但加速变速和变道都会交给它,就比以前轻松很多,偶尔还会看个视频,回个微信。正因为开车轻松多了,我才能一个人从苏州开到深圳,广西,海南,西安。但对辅助驾驶依赖习惯了,就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发现自己居然不会开车了。
譬如当天气不好而不能用智驾的时候,就觉得开起来很别扭,很累,很不习惯。有人说“由简入奢容易,由奢入简很难”,开车也是如此,当你习惯了智能驾驶,突然让你回到只能自己操纵方向盘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方向盘怎么那么重?那么不方便?这就是习惯使然。
而且,时间久了,你的驾驶技能也退化了,就像我现在一直用电脑和手机写字,突然回到用钢笔,发现很多字都不会写了,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工整。
字你可以不写,但车却不能不开,特别当智驾变成智障的时候,那这时候如果你的驾驶技术生疏了,你的注意力习惯性分散了,怎么办?会不会开车变得更加危险?
还有一个问题,当一个智驾车辆疾行却遇到前面障碍物和人时,如果撞到障碍物行人没事但驾驶员会受伤,如果撞到行人自己会没事,这时候这个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是驾驶员还是汽车自己?这种社会伦理问题谁才有决定权?交给算法工程师来决定吗?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法律问题,如果智驾自己做了一个选择,这后果是应该汽车品牌来承担还是驾驶员承担?可能法院会判驾驶员责任,但算法自己确定的后果为何要让驾驶员承担?而且他什么也没做啊?是不是很冤枉。
智能化固然会提高人类的便利性,但是否也会让人变傻?变得固化?就如手机让我们方便很多,但同时也让我们没有以前那么专注了一样。
写到这里,我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哪天,有黑客入侵到电脑里,控制着那些无人驾驶汽车,它们会不会成为高速移动的炸弹?成为移动的杀人武器?车里的大佬会不会被智驾汽车绑架到一个荒山野岭?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个路见不平忍不住吼一声的中年boy。
喜欢写点文字,思考点人生,不干正事的餐饮老斯基。
许多年后,当后人问我对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时,我会自豪地说,面对不公,我做了诚实的记录和转发。
为防失联,加好友(微信号:67932342)
每天早上七点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