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考研逐渐提上日程,无数备考学子开始灵魂拷问:“明年英语会不会更难?”结合近年命题趋势和教育部动态,笔者大胆预测——2025考研英语大概率“稳中微调”,但绝不让你轻松过关!



一、整体趋势:难度维稳,但“坑”更隐蔽

  1. 词汇量要求“温和上涨”
  2. 考纲词汇量(5500左右)不会大变,但高频熟词僻义、学术术语比例可能增加(比如2024年阅读出现的“benchmark”等)。
  3. “中国特色词汇”要警惕:如“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双减”(double reduction)等时政热词可能现身翻译或作文。
  4. 阅读:文章更“学术”,选项更“心机”
  5. 文章来源仍以《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等为主,但社科类(心理学、教育学)话题可能增多,长难句结构会更复杂。
  6. 选项干扰性升级:“半对半错”的模糊选项(比如偷换时态、限定范围)成主流,考生需练就“火眼金睛”。
  7. 作文:反模板化,考“真实力”
  8. 图画/图表作文大概率延续,但题目会更开放(如2024年“龙年剪纸”),避免考生生搬硬套模板。
  9. 应用文可能贴近校园场景(比如“给留学生写校园分类指南”),考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10. 垃圾



二、题型微调预警

  1. 完形填空:选项词汇难度提升
  2. 不再是单纯考语法,**近义词辨析(如commit vs. devote)、短语搭配(如cope with vs. deal with)**占比增加。
  3. 翻译:句子结构更“拧巴”
  4. 英语(一)翻译可能从哲学、历史文本转向科技、环境领域,被动语态、嵌套从句“套餐”伺候。
  5. 新题型:排序题概率高
  6. 英语(一)七选五/排序题仍是老大难,段落逻辑衔接更隐晦;英语(二)小标题匹配可能回归。

三、备考建议:以“不变”应“万变”

  1. 词汇:别只背意思,要背“用法”
  2. 重点掌握一词多义+搭配(如“run”有“经营”“竞选”“流淌”等义),用真题语境记忆。
  3. 阅读:精读+逻辑训练
  4. 每天1篇外刊精读(推荐《经济学人》科技板块),总结段落主旨句转折词(however, yet等)。
  5. 作文:积累“个性化”表达
  6. 少用firstly/secondly,多学分论点逻辑链(如“现象—原因—解决方案”),背几句万能句式(如:“The cartoon sheds light on a pervasive social issue...”)。
  7. 心态:难≠考不好
  8. 考研英语是**“相对难度”**,你难别人也难!稳住阅读和作文两大板块,就能拉开差距。



最后毒奶一口

根据近年“大小年”玄学(2024偏难,2025可能稍缓和),但命题组大概率会在细节处“挖坑”。总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开始踏实复习,明年考场才能笑看风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