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选派的第二批骨干教师前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跟岗学习已逾一个月。自2月15日启程以来,老师们以观察者、学习者和反思者的多重身份,深入剖析北大附中的办学理念,积极探寻名校的“教学密码”。

01

制度创新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踏入北大附中校园,“学院制”管理模式令漳州教师耳目一新。六大学院行知学院、元培学院、博雅学院、未名学院、道尔顿学院、树人学院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多元课程。

“打破了传统行政班级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赛道上奔跑。”漳浦一中教师游颖慧在升旗仪式中发现,由各学院学生自主设计的特色主题展示,让常规德育活动焕发新机。她萌生设想:“或许我们可以设计校旗、年段旗,把活动主导权交给学生。”

北大附中根据生源层次细化小方向,每个年段每个学科分不同的备课组,备课组之间的教学内容有重合部分,但更多的是针对具体生源的差异化设计。如此细致的个性化教育,需要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

漳州一中教师张菁对校园门户、数据大屏、智慧学生档案等尤为感兴趣。她表示借助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学校和导师能够跟踪学生的学业表现,引导学生进行目标管理,从而为学生绘制一份专属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评教评学科学化,安全数据可视化;一线教师共享备课资源,同步教学进度,把控教学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大大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浪费,更加精细地打磨课堂和学案。

北大附中的课堂氛围开放包容,充分尊重学生。

古雷一中教师卢仁武对此深有感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表达,师生积极回应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课后交流充分,实践课程丰富多样。评价机制科学灵活,其中“学分制评价体系是关键,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试占40%,既包容个性又守住底线。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自主性,教师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中”。

当发现学生可自由着装,一人一个平板,学生需要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时,台商一中教师章浩伟经历了从质疑到理解的认知蜕变。

他发现,北大附中相对自由的管理模式下,反而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他们自发组建学习小组、利用企业微信平台高频答疑,展现出超预期的自律性。


跟岗教师听北大附中信息竞赛课

02

课堂创新

从知识传输到思维锻造

在北大附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探究式学习任务,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探究,增强了课堂互动性,实现课堂从“教”向“学”的核心转变。

龙海三中教师陈艺平体会到了教学理念的革新。课堂上,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科,而是启迪智慧和创造力的钥匙。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下课铃响,学生并没有一哄而散,而是围聚讨论课堂内容。“课堂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思维碰撞的磁场。”

学生人手一台平板,老师布置作业通过平台发布,学生通过平板提交作业。

北大附中特有的校本学案与平板教学,让漳州一中教师吴攀深受启发:“无纸化学习不是形式创新,而是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

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北大附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模式。在初三时,面向初二学生进行1+3选拔,通过的学生进入初高衔接培养模式,高一面向直升项目学生和少量中考录取学生选拔,进入元培学院体系培养。培养过程中实行动态进出,建立科学退出机制,保证元培课程体系和常规课程体系的衔接。四年制培养方案配以专业竞赛教练、北大教授讲座,形成完整人才孵化链。“这启示我们,优生培养需要打破学段壁垒,建立长效机制。”吴攀在跟岗日志中写道。

用跨学科视角整合资源,让教研活动更具学术深度。

漳浦一中教师范渊志发现,地理教研组虽以非师范背景的博士为主力,却凭借跨学科视野设计出情境化课堂,提升了课程的探究性。“课后年轻教师主动邀约听课老师评课,校级‘周周精研’与区级专题教研形成双轨联动,这种研训文化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北大附中马玉国校长与第二批跟岗教师午间座谈

03

文化浸润

学校育人更育心

漫步北大附中校园,1960颗不锈钢颗粒构筑的雕塑《聚》常常令漳州二中教师吴丹丹驻足良久。雕塑螺旋上升的造型暗喻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

“这些精神符号已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她观察到,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让她常常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Hello校长”时间则展现北大附中管理智慧的另一面。漳州三中教师王可冰介绍,每月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与校长共进午餐畅谈。“当领导摘下职务标签,教育就回归了人与人的真诚对话。”

午休时分的校园场景同样充满了启示:咖啡屋里的学术探讨、下沉剧场边的艺术活动室、篮球场上的活力身影,可以和学习相关,也可以和学习无关,学生和学生在一起,总能找到乐趣和自由,这都构成多元生长的教育生态。

在与王亚章书记、马玉国校长交流中,漳州三中教师李颖捕捉到北大附中的教育哲学:“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师生,教育的本质是滋养学生心灵。”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培养。这种理念投射在北大附中的教学文化中,体现在走班选课、书院制、学院制等创新制度,最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领军人才。

如今,跟岗教师们的学习之旅仍在继续,他们白天浸润课堂,夜晚则化身“教育侦探”,将所见所感转化为一篇篇观察笔记。改变的种子已在悄然萌芽,这些认知都将为漳州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一份决策参考。


《闽南日报》2025年3月28日5版

来源:闽南日报 记者 程琳 文/供图

您若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欢迎留言交流!

《漳州楼市情报》公众号栏目推荐

责编:漳州楼市情报 整合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内容及图片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楼盘信息有效期:发布之日起7天内(面积为建筑面积)

特别说明:各楼盘文章中所涉及学校施教区划分,均以当年教育局公布为准,不做任何承诺。

- End -

微信最新改版

没有“星标”和“在看”

会找不到我们的动态

快把“漳州楼市情报”设个星标

快人一步获得漳州楼市最新动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