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建栋 杨阳 葛矞宸

引言:2025年3月28日,瑞典空军2架JAS 39“鹰狮”战机从波兰马波克基地升空,在波罗的海国际空域开启该国加入北约后的首次强化空中警戒(EAP)任务——这一行动彻底终结了瑞典自1814年拿破仑战争以来的211年军事中立政策,为北约空防格局开启了新纪元。任务过程中,6架“鹰狮”C/D战机搭载升级版ES-05“渡鸦”雷达与“流星”远程导弹进驻波兰,联合英国“台风”战机高频次巡航加里宁格勒至哥得兰岛轴线,使北约对俄波罗的海舰队的空中监控效率大幅提升。为应对北约在北欧的战术挤压,俄军将北方舰队核潜艇增至8艘,并在新地岛试射9马赫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反制。这一空防布局重构正触发连锁地缘震荡——日本借助北约数据链扩大东海监控范围,伊朗向霍尔木兹海峡部署S-300防空系统,而德国主导的欧洲自主防空计划因瑞典“北约化”被迫搁置。而其释放的政治信号远不止于此——在俄乌冲突即将接近尾声之际,北欧各国害怕重蹈乌克兰覆辙,为保护自身战略利益所做的奋力一搏。

北欧长空新哨兵:瑞典首次北约空中警务任务解析

2025年3月27日,瑞典空军6架JAS 39“鹰狮”C/D战斗机从吕勒奥空军基地起飞并进驻波兰马波克空军基地,28日2架“鹰狮”战机升空开始正式执行该国加入北约后的首次强化空中警戒任务(EAP)。此次行动覆盖波罗的海国际空域,目的是协助巡逻北约北部监视区,具体来讲就是重点监控加里宁格勒至哥得兰岛一线的航空动态。此外,英国皇家空军还将出动“飓风”战斗机在4月份协助瑞典空军共同执行该空防警戒任务,这也意味着此次行动不仅是瑞典首次赴外国领土执行EAP任务,也是其首次在北约指挥和北约盟友协同下执行EAP任务,这对增进瑞典空军跨国作业互通性、联合作战效能,以及瑞典同北约伙伴关系等均有重大效益与意义,同时这也是瑞典结束自拿破仑战争以来211年军事不结盟传统后,深度融入北约



集体防御体系的实质性开端。

技术配置方面,瑞典空军的技术迭代进一步凸显了其融入北约体系的决心。此次参与行动的“鹰狮”战机搭载了最新升级的ES-05“渡鸦”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扩展至180公里,较前代提升60%,可同时追踪30个空中目标;其机腹挂载的“流星”远程空对空导弹射程达150公里,并在射程末端仍可保持4马赫速度;配合北约终端实现的Link 16数据链可实时整合北约E-3A预警机、地面雷达站和全球鹰无人机的多源空情信息。瑞典空军司令卡尔-约翰·埃德斯特罗姆少将还表示:“我们的飞行员已完成超过500小时北约标准联合训练,此次任务将验证瑞典与盟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力。”

而在地缘部署层面,瑞典负责的巡逻区涵盖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主要航道及加里宁格勒军事基地的空中走廊。为强化在该地区针对空中威胁应对能力,北约在哥得兰岛部署了AN/MPQ-64“哨兵”防空雷达,使该区域对低空目标的探测盲区大幅缩小。值得关注的是,瑞典首次开放其地下机库网络供盟军使用——已公布数据表明,瑞典全国17处加固掩体中,5处已完成兼容F-35A的设施改造,为未来部署第五代战机预留战略空间。

战略涟漪:北欧安全范式重构与全球格局震荡

瑞典的北约空中警务首秀,实质是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安全秩序深刻变革的缩影。其战略影响正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原点,向三大维度辐射扩散:

波罗的海力量平衡的重构。北约在波罗的海的空中巡逻力量因瑞



典加入而有着显著提升,形成了由瑞典吕勒奥、芬兰罗瓦涅米和爱沙尼亚阿马里基地构成的“三角监控网”。这种部署使北约对加里宁格勒的航空侦察频率成倍增加,通过每日12架次的高频战斗巡逻极致压缩了俄军苏-35战机拦截北约军机的平均反应时间,据数据显示,俄军机反应时间已从2024年的15分钟减少到了仅8分钟。

北极圈防务合作的质变。瑞典与芬兰的“全北约化”,使北极理事会8个成员国中北约势力占比从50%飙升至75%。2024年4月,北约启动“北极鹰-2024”联合演习,首次在瑞典基律纳地区演练极地环境下的空降夺岛作战,将北约北极快反部队的部署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了24小时。这种态势刺激俄罗斯将北方舰队潜艇部队的战备等级提升至“特殊警戒”并扩充了“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规模至8艘,俄罗斯还在新地岛试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9马赫突防速度对北约新建的“北极预警链”构成直接挑战。

全球安全同盟的连锁反应。瑞典的军事转向产生跨区域外溢效应,引发了超越地理界限的战略震荡。在亚太,日本防卫省借机推动与北约签署《情报共享框架协议》,谋求将“全球鹰”侦察机的监控范围延伸至东海争议空域并实现北约卫星数据向日本自卫队的实时开放;在中东,伊朗革命卫队空军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警告“北约东扩模式正在波斯湾复刻”,并宣布将俄制S-300PMU2系统部署至霍尔木兹海峡沿岸。欧盟内部则因安全自主权争议再生裂痕——德国主导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因瑞典选择北约标准指挥系统,而被迫暂缓原定2025年建成的联合防空网络。



当JAS 39“鹰狮”的涡扇引擎轰鸣着划破吕勒奥的寂静长空时,瑞典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武装中立”的北欧隐士。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对此评价:“瑞典的加入不仅填补了波罗的海防务拼图的最后缺口,更重新定义了21世纪集体安全的内涵。”然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烈·科尔特诺夫指出:“北约的每一次东扩都在制造新的安全困境,瑞典的选择可能将北欧推入‘安全与风险同步增长’的悖论。”在这场全球战略棋局中,瑞典空军的巡逻航线既是北约东翼制空的盾牌纹路,也可能成为新一轮大国博弈的导火索——当战机雷达的扫描波束与导弹发射架的仰角在波罗的海上空交汇,人类或将见证冷战结束后最复杂的空权竞争图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