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这个号的客官们 ♥ 都变得更美 更好了 *


⼀条护城河围起了天堂⾥的姑苏古城,也定格了古诗⽂中的旧时光。相对另⼀个天堂杭州的“放”,苏州更多的是“藏”,藏起了江南的园林深巷,藏在北寺塔的⾼度之下,抬头不见⾼楼,转⾓又有⼩桥流⽔,每⼀处飞檐都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古有归隐⽂⼈在此造⽹,你可以买张票进去游园,置⾝于写意⼭⽔中过⾜眼瘾。这⾥还有更多⼤门紧闭的真正私家园林,⾥⾯的⼈们依然过者隐于市的闲云野鹤式⽣活,那份道遇⾃在⾜以淡煞外⼈。

古城也没有⼀味活在过去,新⽓象已经融⼊,但依然不显⼭露⽔,古⾊古⾹的平江路⽣出了⽂艺范,出⾃⼤师之⼿的苏州博物馆是对园林的现代派诠释。





在古城内坐⼀趟公交车便能被吴依教语浸润,电瓶车驶过凹凸不平的⽯板路⾯,啪嗒啪嗒炎出岁⽉留声。你也可以坐上更怀古的交通⼯具—三轮车或⼿摇船,沿着低矮⽩墻、青⾊屋瓴、流⽔悠悠,慢慢摩挲出姑苏的年轮。别忘了沏上⼀盏茶,听⼀曲评弹或昆曲。何须忆江南,江南就活脱脱在此,每个⼈都能深⼊其间。



|| 古城内景点推荐:

1️⃣、狮⼦林

道⾏深的旅⾏者都知道,排名第⼆的景点其实毫不逊⾊,游⼈还相对少⼀些。狮⼦林不以⼤取胜,⽽从细节⼊⼿,⽆论是园林核⼼太湖⽯,还是典型建筑鸳鸯厅,都很具看点。乾隆皇帝也独爱这⾥,⾮但留下真迹,还将此园的格局复制去了北⽅,不过⼈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皇帝曾迷路于假⼭中找不着北。别忘了数数园中的“狮⼦”!



2️⃣、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古城内唯⼀⼀座能与古代园林相媲美,甚⾄抢尽古迹风头的建筑。贝⾀铭在作品中延续了江南民居的粉墙黛⽡式⾊调,又融⼊了钢架、玻璃、⼏何形状等现代建筑元素,并以造型简洁的⽚状假⼭,对应传统古苏州的园林中⼲奇百怪的太湖⽯假⼭。它不仅留住了⽓韵,也为此地的建筑传承确定了未来⾛向。



3️⃣、艺圃

若以清雅为私家园林的评判标准,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园可能都得出局了。抛开旅游宣传册,向本地⼈打听打听,或从园林摄影作品中寻找线索,艺圃便会浮出⽔⾯。艺圃⾃古便是典型的⽂⼈园林,它不⼤,但从进园起便处处有惊喜。更惬意的是对着⼀汪碧池和假⼭⼩坐,沏上⼀壶清茶,仿佛置⾝于⼀幅中国古典画中。



4️⃣、拙政园

苏州园林⾥属它的名⽓最⼤,私家园林中属它的⾯积最⼤。虽然天天⼈满为患的也是它,但这不⾜以成为你拒绝它的理由,只要你愿意为它少睡⼀天懒觉,便能理解它居⾼不下的⼈⽓。别处园林的鸳鸯厅体现了古代男尊⼥卑的关系,唯有这处鸳鸯厅反映的是主仆关系。拙政园还以教科书般的范本展⽰了借景⼿法。


(下一篇单独拎出来介绍拙政园)

5️⃣、平江路

宋代就有的平江路是旧江南的缩影,这⾥⽔陆并⾏,河街相邻,⽼宅⾥飘出悠悠的评弹乐曲。两边的建筑见证过古苏州的繁荣,有列⼊世界⽂化遗产的耦园和列⼊⼤运河⽂化遗产点的全晋会馆,还有晚清名⾂、商⼈等诸多名⼈的古宅,⽯板路与碎⽯路相拼的街上散落着民国时的古井。住上⼀晚,看古典与⽂艺能擦出怎样的⽕花。



6️⃣、吃碗苏式⾯

苏州⼈有⼀种早起精神,只为了抢⼀碗头汤⾯,你且跟当地⼈⾛进⾯馆见识⼀下。就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样,苏州⼈吃⾯,意不在⾯本⾝,汤才是重点,汤要“吊”,还需卤,卤出红汤、⽩汤搭配不同的浇头吃。浇头最体现苏州⼈⽣活的精致和考究,当好⼏碟浇头簇拥着⼀碗阳春⾯时,你会明⽩苏式⾯的意义。


愿所有的等待

终将变成美好的遇见

2025,用记录触碰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