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说,你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就告诉你家是什么。


几年前,武志红从心理学出发,粉碎了“家”在中国人心里那美好而温情的光环。

他提出了“共生”的关系,中国式家庭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不管子女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想婴儿。很多母亲把儿子女儿当作婴儿一般照顾,却又信仰神一般膜拜。也孕育出了很多妈宝男,妈宝女。

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而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源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至少整个家庭,围着自己的想象转。

当外部现实和自己想象发生矛盾时,悲剧就诞生了。比如:中国婆媳关系的永恒难题,本质上就是这种共生关系的延续。两个女人都在争夺一个男人的爱,也在争夺对一个男人的权力。爱与控制,恨与给予,这南辕北辙的对立面,在此刻是如此的殊途同归,长着同一张面孔。

延伸开来,共生关系让男生谈恋爱,都是在找“妈”,寻找的是一种“母性”。女孩“恋爱”都在找父,享受到成熟男子带来的那种属于“母性”的爱:照顾、体贴、宠爱。

这种共生关系,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在相爱相杀,爱恨交织。

有了中国式家庭,就有中国式好人他们看起来对人很好,但情感是淡漠的,缺乏热情的,并且总伴随着孤独,就像是活在一个孤岛上。

这种中国式好人配上中国式家庭,就像是愚人节的黑色幽默一家人表面看上去温情脉脉,关怀备至,却无法有心灵深处的交流沟通。就算没有羡慕嫉妒恨,也充满了敷衍的笑脸,虚伪的恭维。似乎已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和习惯成自然。习惯以后,彼此都发现离不开这个看上去热气腾腾,实则孤独寂寞冷的家庭生活。


不过,抽象的分析与谴责在具体的人面前,总是那样无力。最近正火的话剧《谁在敲门》就是聚焦这样的大家族,呼吸每个人的呼吸,叹息每个人的叹息。

故事围绕许家长者的病、死和葬礼来展开。人物关系复杂,为了不剧透,我只截取些许人物片段和细节。


许家人对许家长者许成祥,都维持对外的尊重,当他生病后,儿女和孙辈来看父亲成了敷衍。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家庭,倒不是因为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是无法深入的沟通,灵魂深处的那种。

比如我的父母,姑妈,舅舅都属于做得很好的儿女,他们无微不至,但也就只能无微不至了。

剧里有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失去了和父亲单独沟通的能力。”说出了中国式家庭的本质,他们在家庭里共生,却无法像两个独立人格之人那样去谈论死亡,人生。尤其是死亡,似乎成了家里谈论的禁忌。每次我要和母亲谈论死亡时,她都说呸呸呸,这是避讳的动作。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灵魂深处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

然而,无法谈论死,就无法谈论生。最多用爱好,天气,表面上的寒暄来遮掩和逃避。

共生关系里,无法灵魂独立,自然就无法把家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深入骨髓地看见与拥抱。

没有深入地看见和拥抱,那么爱就是有限的零和博弈。付出与回报都是个定量。你付出给到对方多少,那么你就失去多少。比如,你陪伴家人多少时间,那么你就失去多少时间。

这样的话,家人之间的爱就成了一种剥削和掠夺。心善的给予的多,剩下的少。心狠的给予的少,剩下的多。私下都在计算,于是中国式好人隐忍,中国式坏人冷漠。表面的冰山之下,内心暗潮涌动。

只有脱离了互相索取的共生关系,两个独立的灵魂。才有可能让爱成为一种流淌。源源不断的流淌,给得多,反而得到更多。

很奇妙,一定在家人之外有一个爱的泉源,取之不尽的泉源,才能让爱成为一种流淌,而不让扭曲的爱成为一种控制的资本。


在许成祥死了以后,家人们为他举办葬礼,场景从城市变成了农村,还是披麻戴孝,保留着传统葬礼的仪式。但这个仪式就真的只是仪式而已,仪式红火,但一家人的关系却如同冰山,因为几十年的家长里短都压在心头。

许家孙辈许四喜最能体现这种冷热两重天。他刚回来就跑去打游戏,第二天故作沉痛的参加葬礼。这当然是极端的个例,却道出了中国式家庭无法突破的共生。

许四喜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进入城市改变命运,就像过去几十年里。他不屑于做农民工,而是想靠自己的小聪明和运气创出一片天,生猛的时代活力四射,也确实存在靠胆大腰壮发家的成功案例。

许四喜一直没有成功,于是他就把赌注加大。不断用谎言向家里借钱,谎称自己在跟以色列做生意,骗取女性。直到被姑妈,也是许家大姐许春红发现,一家人才回过神来。

许四喜对家人的蚕食,不也是共生关系里生出的怪胎吗?


大姐许春红是本剧的女主角,她嫁给了有权有势的大姐夫李光文。大姐夫在家族中因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备受推崇,常以“说上句”的姿态主导家族事务。

但后来,李光文因腐败入狱,大姐就承下了整个家的重担。在发现许四喜欺骗女朋友时,大姐把自己的钱给了四喜女友,让她分手一个人走,因为大姐知道如果女孩不走会毁在四喜手里。她说,外面的路是冷的,只有用钱才能捂热。其实,共生的家,其外表之下,也是冷的。最后,大姐许春红绝望自杀。在这个共生的家庭里,她成了最大的献祭者。

一个共生的家,家人之间讳莫如深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如同黑洞太多,自然就更无法有爱在其中流淌。仅剩的爱之光影,也会被相互争夺绞杀,就像热带雨林里的共生绞杀一样。要么你去蚕食家人,要么你被家人蚕食,或者相互蚕食。蚕食成了家人相处的方式。爱和恨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这是中国家庭必然的结局?

在未知生焉知死的谶语下,谁都在假装永恒的活着。

龙应台说,你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就告诉你家是什么。

我说,谁知道永恒是什么,谁就能敲开中国式家庭的大门。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