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本期英文链接:Morning Bell of the Art World(7)Art is the Standard-Bearer of God.pdf)
编者按:林逸鹏2012年发起极具开创性、目标明确的《重塑东方美》艺术活动,于2012、2013、2014年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举办并参加3届大型画展和学术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共邀请了十几位现代中国画家参加展览,其中有刘国松、仇德树、杜大恺、卢禹舜、刘庆和、张桂铭、张培成、沈勤等著名画家,在美术界产生重大影响。沉潜10年后,林逸鹏带领以他的研究生为主体的年轻艺术家群体,于2025年元旦,开启线上《重塑东方美》艺术活动。这个充满活力、年轻的艺术团队,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线下艺术活动,还对林逸鹏进行系列性的采访。
「林逸鹏访谈」
问:林老师,您好!今天我们正面临着AI时代的到来,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想请您谈谈AI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答:这是个热门话题,也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更是一个不能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属于正在进行时。由于没有时间的过滤,不可能对它做一个全面的表述和总结,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能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量子力学、纳米技术、基因科学等最前沿的科技被迅速开拓,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广度是从没有达到过的一种状态,AI随着科技发展的轨迹自然而然地进入我们的生活。AI正以其高智、高能、高效席卷着我们众多传统的工作,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进入各个领域造福于人类。但是,人类以往的科技知识是通过研究自然而获得,AI则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其生存、运转、发展受其自身规律支配,不局限于人类从自然中获得的知识,人类很有可能失去驾驭它的能力。AI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正在不同程度颠覆人类对世界的许多认知,以及各种价值系统。因此,人类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人类的命运在AI面前成为一个未知数。AI的巨大能量对未来的人类而言,它始终是一种工具为人类服务,还是随着科技自身的规律发展出远远超越人类的能力,转而成为控制人类的巨大力量?已经很难断定未来AI与人类之间谁控制谁。人类正进入一个从未触碰过的新世界,正处在一个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又什么都不知道的特殊时期,人们内心深处充满迷茫、惊恐、幸福、希望的情绪,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处于彷徨、犹豫,甚至是无所适从的状态。
林逸鹏作品《模特儿写生》
炭笔
36.5x27.5cm
1991
人类第一回真正面临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能不能过河?还有没有石头可以一直摸下去?河对面还是碳基生命的人类社会吗?
现在的人类也许是碳基生命的末班车,是否就如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所说的那样“我们所了解和熟悉的世界的最后一代人将共同面对的记忆与挑战”,人类是否会被硅基生命代替,或者是两者的混合?一切都是未知数,所有关于AI未来的预测都具有占卜的性质,现在所有的地球人都没有能力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未来的岁月中,建构在碳基生命基础之上的一切价值系统都有可能受到挑战,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问题将超越人类解决此类问题能力的边界。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并最大限度地解决相应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也是所有领域的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
就AI对艺术影响的现状来看,更多地还停留在技术层面。AI可以最快速、最大量地创作复制性的艺术品,彻底取代了传承、模仿型的艺术工作,这些以往被视为艺术的工作全部由AI所取代,仅留下创造性的工作空间,倒逼艺术家进行纯粹的创造,提高了艺术创作的门槛。我认为在这个如此特殊的时代,艺术家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也更艰难。这句话怎么解释?因为AI不断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动摇人类的最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动摇和改变人类以往的生存规则以及各种结构关系,人类以往的价值系统受到强烈的冲击以至于不断变形、坍塌,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方向开始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例如科技狂人马斯克的价值混乱就是一个预兆性案例。因此,人类应对AI的到来必须在众多领域重新建构一些基础性的规则,对以往的文明形式要重新定义,形成新的价值判断和标准。艺术也不能例外,以往的艺术理论、思想、方法等需要改变、创新、重构、重建。
林逸鹏作品《模特儿写生》
铅笔
38x26cm
2009
当下的艺术家任务极其繁重,既要坚守、捍卫、表达碳基生命的人性、爱情、婚姻、母爱、疾病、死亡等永恒母题,展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是构成我们人类存在的一些最基本的重要元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艺术家又要勇于面对AI的挑战,依靠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为人类探寻、建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贡献力量,我们迫切需要艺术大师,站在这个时代的最前沿,创造出给人类带来光明,对人类的未来生活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引导人类往更好方向的艺术品。我们即使是碳基生命的最后一班车,也要为碳基生命建构最后的幸福和生存尊严而奋斗,成为硅基生命值得尊敬的祖先。
在文明转向或迭代的十字路口,很容易产生虚无空洞、无所依存的心境,但只要你心中有“神”,你就永在。
艺术是“神”的旗手。艺术家必须努力工作!
「艺术家」
李尔秀
Li Erxiu
201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林逸鹏教授,现居美国。
2019年参加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2021年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艺术会给你答案。”
——李尔秀
李尔秀作品《炙热》
纸本水墨
50x70cm
2018
李尔秀作品《灯光》
纸本水墨
45x69cm
2025
李尔秀作品《父与子》
纸本水墨
34x45cm
2025
李尔秀作品《假设》
纸本水墨
50x66cm
2025
李尔秀作品《一个人》
纸本水墨
69x69cm
2020
李尔秀作品《画室》
纸本水墨
58x70cm
2018
李尔秀作品《记忆》
纸本水墨
69x75cm
2018
李尔秀作品《他们》
纸本水墨
57x70cm
2018
「李尔秀艺踪」
2015年 李尔秀在云冈石窟考察
2016年 在西藏考察
左起:彭思渝 周丹 王威平 李尔秀 王竞
2018年 李尔秀在北海道采风
2019年 李尔秀在“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画展”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
周 丹
Zhou Dan
201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林逸鹏教授,现居常州。
2019年参加“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画展”
2021年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
2022年参加“锋转墨变・印象闽南”中国当代水墨画家写生采风创作精品展
“艺术是色彩与形体交织出的内心火焰,唤醒潜藏的原始梦境。”
——周丹
周丹作品《溜冰》
纸本水墨
37×42cm
2019
周丹作品《路系列1》
纸本水墨
47×33cm
2019
周丹作品《路系列2》
纸本水墨
47×33cm
2019
周丹作品 《路系列3》
纸本水墨
44×35cm
2019
周丹作品《路系列4》
纸本水墨
44×54cm
2019
「周丹艺踪」
2025年周丹在北海道采风
2017年周丹在法国巴黎采风
2017年周丹在巴黎橘园美术馆
2016年周丹在西藏采风 左起:周丹、彭思渝、邹晓光
「艺术家」
宁 瑶
Ning Yao
宁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艺术学博士。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师从林逸鹏教授,现居南京。
2013年-2015年,参与大型艺术展览“重塑东方美”画展的三届策划活动
2013年策划并参加《天界》水墨五人展
2014年-2022年,连续参加四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画展”
2019年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
2021年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林逸鹏教授教学成果》
“我从生活的深渊中跳出来,剥离万物的形骸,大声歌唱,唤醒藏在混沌底色中的原初力量。”
——宁瑶
宁瑶作品《昼夜1》
纸本水墨
68.5×46cm
2019
宁瑶作品《昼夜2》
纸本水墨
45×61cm
2019
宁瑶作品《昼夜3》
纸本水墨
70×97cm
2023
宁瑶作品《昼夜4》
纸本水墨
69×69cm
2025
宁瑶作品《路漫漫》
纸本水墨
45×70cm
2019
宁瑶作品《匆匆》
纸本水墨
45×70cm
2019
宁瑶作品《万家灯火》
纸本水墨
34×43cm
2018
宁瑶作品《有座城1》
纸本水墨
62×46cm
2018
「宁瑶艺踪」
2017年宁瑶在新疆采风写生
左起:邹晓光 宁瑶 王威平 彭思渝 沐秋梅 曹城城 秦雅 曹凤莉 林逸鹏 方雨晨 张志云 陈玮缤 段以建 姚佳怡
2017年宁瑶在新疆伊犁采风写生与当地儿童拍照留念
2019年宁瑶在法国卢浮宫
2019年宁瑶在法国卢浮宫参观学习
「艺术家」
彭思渝
Peng Siyu
硕士研究生,202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林逸鹏教授,现居南京。
2019年参加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2021年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
“艺术是自然与心灵的浪漫对话。只要你发出光芒,远方的同道会循光而来。”
——彭思渝
彭思渝作品《部分记忆》
纸本水墨
75×55cm
2018
彭思渝作品《敦煌》
纸本水墨
34×46cm
2017
彭思渝作品《静止的时光》
纸本水墨
68×46.5cm
2018
彭思渝作品《明天是阳光》
纸本水墨
75×55cm
2018
彭思渝作品《女孩与烟花》
纸本水墨
70×40.5cm
2017
彭思渝作品《让阳光照进来》
纸本水墨
45×34cm
2018
彭思渝作品《梧桐树下》
纸本水墨
43.5×36cm
2017
彭思渝作品《雨后印象》
纸本水墨
45×34cm
2017
「彭思渝艺踪」
2016年10月,西藏采风 左起:周丹、沐秋梅、李尔秀、林逸鹏、彭思渝、王竞、王威平、方雨晨、邹晓光
2017年9月,新疆采风 左起:宁瑶、邹晓光、彭思渝、王竞
2024年8月,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学习
2024年8月,法国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艺术家」
王秋月
Wang Qiuyue
硕士研究生,201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林逸鹏教授,现居天津。
2014年参加首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2015年参加第二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2019年参加第三届“锋转墨变——当代青年水墨画展”
2021年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教学画展
2022年参加“锋转墨变·印象闽南”中国当代水墨画家写生采风创作精品展
“忠于自我,真诚是艺术的灵魂。”
——王秋月
王秋月作品《与神共舞》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野蛮生长》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童年游戏》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梦核宇宙》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日落之前》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神隐》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作品《莫比乌斯》
纸本水墨
69×69cm
2024
「王秋月艺踪」
2022年在蓝达文工作室讨论艺术
左起:宁瑶 王竞 王秋月 张洁高丽 徐昕 林逸鹏
2022年参观林语堂故居
左起:蓝达文 宁瑶 王竞 林逸鹏 王秋月 许昕 姜永帅
2022年王秋月在福建云水谣写生
2023年王秋月在草间弥生作品前
本期团队执行人员:杨通 王竞 周丹 张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