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院史故事,传承敢当精神。正值光华管理学院四十周年院庆之际,3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老楼301报告厅举行“弘扬教育家精神,老教授口述院史”师生座谈会。光华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原副院长、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荣休教授王其文,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原副院长董文俊,多年担任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任课教师的章铮等三位北京大学荣休教授到会分享,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党委副书记赵龙凯、鞠晓,团委书记王剑等出席会议,学院本硕博学生代表参加。
马化祥回顾了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之初至今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院从一间老旧的水房起步,历经风雨和磨砺,定格了许多难忘瞬间,也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学院如今取得的荣誉离不开老师、学生与校友共同的努力。希望青年师生在与老教授的交流中,传承先辈的寄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创新路径,真正领悟“敢当”精神的内涵。
“六十载燕园情,一甲子治学路。”在燕园讲台度过数十年育人岁月的董文俊治学严谨、造诣深厚,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1959年,他考入北大时,经济系只有一个专业,在之后的生涯中,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也见证了时代变迁下北大经济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他将一生最大的成就概括为“圆梦”,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帮助了无数的学生,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与民族做贡献。董文俊在管理岗位上带的第一个年级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学生们尽管年龄,家庭相差很大,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努力的精神令人印象极为深刻,而这一批学生也悉数成为了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董文俊表示,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怎么走,有的人是有明确的目标,而大多数只知道努力,并不知道具体的方向,是许多偶然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走向。然而,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必然的关键便是“修身”,“修身”最主要的两条便是“做事”与“做人”,最重要的便是需要创新、务实、敢于担当、不谋私利。
坚守与耕耘,是属于师者的担当。王其文以“光华管理学院的足迹”为题,带领在场师生重温铭刻在时光中的光华故事。1979年,王其文被调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承担高等数学教学任务。在此期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厉以宁教授讲座时,他写下的一句寄语——“做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工作者”。一张张老照片串联起了光华人的记忆,从小水房中的第一间办公室,到多次磋商申请建系的报告,再到光华老楼建设的过程。王其文回忆起光华新楼建成的典礼,他记得那时正好有两只喜鹊飞过,映衬着教师们激动的心情。学院建成后,厉以宁教授与各位老师一起,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大力吸引人才,推进学院建设。“您是第一个,有独特名称的商学院;您是第一个,同胞情谊结出的果实。您是那样幼小,全院校职工不过四十……愿我心弦弹拨的歌,能是光华前进的序曲!”在《光华之歌》的动人旋律中,王其文寄语青年一代:“德为舵,掌方向;智为帆,集力量;体为舟,载远航;美为琴,奏乐章。”
章铮分享了他对光华学子们的殷切期望,他表示“北大的资源无比丰富,而一个学生没有时间享受所有资源,不可能‘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必须先定下目标,然后按需选用资源。”他提到,如今的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同学们必须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入学后,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摸索明确自己大学本科四年的目标,接下来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他以“搭积木”为例,生动地阐释了学院教育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学院传授给学生的各种知识,就像形态各异的积木块。学生日后的发展,就如同用这些积木来搭建不同的人生。章铮强调,“有些积木也许一辈子都未必用得上,而有些积木则可能在未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探索的过程中,走弯路、碰钉子都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同学们现在做的一切决策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决策,而光华管理学院希望能够培养学生长期适用,受益终生的能力。”
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代表与教授们进行了交流。学生代表表示,看到那些留存在岁月中的老照片,聆听教授们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穿梭于时空隧道中。光华的历史从未远去,精神也从未褪色。王其文深情鼓励在座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规律;之后要形成长期的学习兴趣,培养求知好奇的精神;最后要找到人生目标,担当起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使命。
光影留念,此刻珍藏。学生代表向荣休老教授赠送此次座谈会合影照片作为纪念;董文俊向与会师生赠送著作《六十余载北大情》。透过文字,一同回望与燕园相伴、与光华携手而行的青葱岁月,学习校史院史,传承光华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四十载薪火相传,学院党委始终将尊崇老一辈教育家的学术品格与新时代商学使命深度融合,让“只计耕耘莫问收”的初心与“兼容并蓄终宽阔”的胸襟,化作滋养后学的精神力量。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新起点,学院必将继续高度重视院史传承工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尊重爱护老同志与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代际交融的育人生态续写“光耀中华”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生生不息的光华力量。
来源丨北大光华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丨王蒙
近期发布:
哈佛商学院Josh Lerner教授北大光华开讲,深度解析风险投资的发展与挑战
北大光华唐遥:“优进优出”,中国探路全球经济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