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1日报道:“一条黄浦江,半部上海史”。3月30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当代上海研究所、陆杰城市影像工作室联合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图鉴.黄浦江》在建投书局举行以“浦江奔流,生生不息”为主题的首发分享活动。


黄浦江作为母亲河,滋养着上海。它既给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丰沛水源,又为交通运输、水上游览带来便利,同时兼有社会文化功能,缔造上海城市的成长历史,见证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上海图鉴.黄浦江》用丰富的图片,精炼、准确的文字,以黄浦江的历史沿革和功能转变为主线,用海量史鉴与500余幅图片为读者呈现“可视化”的时空之旅。城市因水而兴,城市因水而美,在该书中得到完美诠释。


在图书分享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牟振宇,《上海年鉴》资深特约摄影作者、上海著名城市纪实摄影家陆杰,本书主编、当代上海研究所副所长陈畅,作为分享嘉宾,在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张云坡的主持下,共同讲述记忆中、文献里、镜头下的黄浦江历史与焕新。

黄浦江从“吴淞口”到“三泖”,其中的“变”与“不变”你知道多少?陆杰在活动现场分享了珍贵影像,他以光影为媒介,从时间和空间上为观众呈现黄浦江从“吴淞口”到“三泖”整个脉络。


张云坡、牟振宇、陈畅等嘉宾,围绕《上海图鉴.黄浦江》图文内容和“浦江奔流 生生不息”这一主题,通过“水”“岛”“城”等关键词,畅谈了对黄浦江的史地认知、情感故事,乃至与之关联的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等。


据悉,今年2月出版的《上海图鉴.黄浦江》以海量权威方志、年鉴资料以及摄影师近四十年的城市影像记录为基石梳理而成,篇幅50多万字,其中包括500余幅图片,时间为经、空间为纬,通过“黄浦江的历史渊源”“都市化中的黄浦江”“黄浦江的工业化进程”“黄浦江的蝶变与重生”四大章节,全景式呈现这条“上海母亲河”的沧桑巨变与永恒魅力。

同时,《上海图鉴.黄浦江》配以中英双语对照文本,以国际化语态讲述上海故事。本书已于3月11—13日间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与本书配套的展览《浦江奔流——历史与焕新》,作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的《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第二季伦敦场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将于6月在英国伦敦展出,彰显中国方志的创新表达与全球视野。

作为《上海图鉴》系列丛书的第二部,本书与《上海图鉴.苏州河》共同记录上海“一江一河”战略格局,揭示出城市文明演进中刚柔并济的哲学,为上海建设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区提供历史注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