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缅甸地震

  2025年3月28日 14:46,新华社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一时间,各媒体纷纷争相报道转发,截止本文发稿之日,遇难人数已上升至2065人。

  2025年3月30日 17:04,环球时报发布了缅甸强震前后,卫星对比图公布新闻稿


  △缅甸地震受灾前后光学卫星图像(灾前:高分一号03卫星2025年3月16日采集,灾后:资源一号02D卫星2025年3月29日采集)

  为更好把握震后“黄金72小时”,中国救援队选择在大巴上过夜,连夜赶赴灾区。此次救援工作时间紧急、任务艰巨、条件艰苦,中国救援队汇集国内顶尖地震救援专家和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相信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救援任务,为中缅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二、汶川地震诞生的“最牛校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无数人的家园在一瞬间变成了断壁残垣。但在震中区有一所学校,在叶志平校长管理带领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却无一伤亡。因此,叶校长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同年6月和8月,先后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师德标兵”称号。好多年过去了,在笔者参加的安全应急相关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在案例宣讲中都还在以叶校长的事迹进行举例和演绎。不言而喻,叶校长在安全领域的圈子内,早已被奉为神明一样的存在。



  三、我国防震减灾日

  2025年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第十六个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四、现行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和法文件主要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条开宗明义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目前法文件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广东省有《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广东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广东省地震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

  五、地震知识知多少?

  1、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一场自然力量的释放。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什么是震害预测?

  对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做出的估计。估计某一区域在遭遇一定强度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

  3、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

  4、地震按震级大小有哪些?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

  六、自我避险能力十条

  根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我国有58%的国土面积的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含)以上。在松软土层上的建筑物甚至会达到9度。一旦在这些区域发生强烈地震,将会严重威胁人们安全,掌握地震应急避险技能非常重要:

  1、居家墙上的悬挂物要固定。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较大的家具尽量固定,防止倾倒砸伤人;阳台护栏上不要摆放花盆、杂物,门口保持畅通。

  2、居家置备防震应急包,放在容易快速取到的地方。

  3、平时通勤的背包内至少带有一支哨子、小型手电筒等应急物品。

  4、积极参加和了解应急演练活动,无论是消防演练还是其他演练均可,目的是提高反应能力和意识。

  5、居家地震时优先避险的地方,如: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6、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

  7、置身在公共场所,听从警察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挤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踩踏或挤到墙壁、栅栏处。避开吊灯、电扇、广告牌等悬挂物。

  8、置身在野外时,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如遇滚石,要向垂直于滚石可能运动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9、识别地震时危险场所:如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等。

  10、地震时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要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并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不要盲目大声呼救,保持体力,可用敲击声等办法求救。

  七、律师安全寄语

  “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我们常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只有大家携手,众志成城,积极学习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积累避险知识,掌握逃生技能,做到未雨绸缪。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御震有方,应对灾害不慌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