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古韵悠长。日前,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师生走进素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的安徽宏村,开展“践行雷锋·艺润童心”主题支教活动,通过雷锋精神海报展、开设非遗课堂等形式,培养乡村儿童对美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以实际行动点亮他们的艺术梦想。
“雷锋精神是传统,不忘接力永传承”“传承雷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25日下午,当地宏村学校主教楼内,一场以“雷锋行·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无数目光。该校师生纷纷驻足,大声朗读、品味深意。
为弘扬雷锋精神,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师生精心创作布置了此次展览,涵盖雷锋生平、雷锋名言、钉子精神、当代雷锋榜样等内容。“我把五角星、螺丝钉、四字成语等元素融入了海报中。”艺术传媒学院22视觉本1班学生彭志娜介绍,希望大家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好事,却从不求回报。我要向他学习,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宏村学校二(1)班学生胡钰涵说。
除海报展览外,南通开大的师生还开设了南通烙画、南通木版年画等“匠心独具·非遗韵”主题非遗体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
“南通烙画源于西汉,曾一度失传,清光绪年间被重新发现……”活动伊始,国家一级美术师、南通烙画非遗传承人高劲松为宏村学校的孩子们介绍南通烙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制作工艺,并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只见他轻轻拿起烙笔,在一块木板上缓缓移动,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一股独特的焦香弥漫开来。孩子们看得入了迷,不时发出惊叹。随后,在南通开大师生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烙笔尝试。一开始手法比较生疏,渐渐地便掌握了技巧,一幅幅风格独特的蝴蝶、山水主题烙画作品就诞生了。孩子们拿着作品相互展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另一间教室内也热闹非凡。南通开大艺术传媒学院设计专任教师陆莹和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体验木版年画创作,一张张色彩斑斓、图案独特的版画作品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我觉得木版年画制作过程很有趣,我感到很开心。下次我还想参加更多活动。”宏村学校五(2)班学生谢俊圻说。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开大师生还针对此次课堂进行了现场直播,用专业技能赋能乡村美育教育。据统计,线上观看人数达200多人,收获点赞8500余次。
“孩子们观看展览、体验非遗后,感悟颇深!”宏村学校副校长余长舟感慨,学校将通过开展班会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带领孩子践行雷锋精神、体验非遗魅力,以美育浸润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近年来,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师生多次走进安徽当地农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包括送教上门、非遗进校园等。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胡涓华表示,今后还会来到宏村学校开展智慧助教,把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教给这里的孩子,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素养。(作者:高阳 贾冯翔)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