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清 明》
宋·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清明节到了,很多人祭祖寄哀思。
所以,很多人说,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思愁哀伤的节日。
但其实,清明节也可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赏心悦目的节日。
因为除了上坟,人们还可以踏青赏春,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这个时节,大地换上了翠绿的新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花红柳绿笑春风,仿佛是翩翩使者,在微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展示着妙曼的舞姿。田野间,金黄色的油菜花海翻滚着波浪,散发出阵阵芳香,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嬉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更多的人们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三五成群,或一家老小相伴出游,踏上寻春之旅。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给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几分活泼与欢乐。年轻人则更喜欢沿着山间小径徒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沿途的山花烂漫,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更多的人自驾,高铁,飞机等,来上一场说走就走的诗与远方之游。
对于那些些热爱摄影的朋友,更不会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手持相机,走到山间野外,公园郊外等等,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无论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是悠闲漫步的小鸟,都成为他们镜头下的宠儿。
简单来说,清明时节,在如今已经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春天的每一份馈赠。无论是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还是徜徉于自然的怀抱,清明节都以它独特的方式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人,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所以,这个节日,在哀思与希望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成为了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2
宋朝诗人陈与义也在清明时节,看到家人欢快地出游,感慨之下,写了一首《清明》,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份温馨的喜悦和珍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街头景象,以及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丽画面。
街头女儿双髻鸦”,首句便勾勒出一个俏皮可爱的少女形象。她梳着双髻,乌黑油亮的发丝如同乌鸦的羽毛,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她在街头欢快地奔跑,仿佛与春天融为一体。
随蜂趁蝶学夭邪”,这句进一步展现了少女的活泼与好奇。她跟随着蜜蜂和蝴蝶的踪迹,模仿着它们轻盈的姿态,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这种天真无邪的举动,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东风也作清明节”,此句转而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天气。东风轻拂,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仿佛也在为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一份祥和与宁静。
开遍来禽一树花”,末句以绚烂的花朵作为收尾。一树繁花似锦,吸引了众多鸟儿前来栖息。这些鸟儿或欢歌或跳跃,为这幅春日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美好与生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春天之中。
所以,还是要学会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啊!
03
陈与义,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是比较陌生的。可是他却曾出现在高考命题中,让很多考生抓狂,都认为这题有些太冷僻了。
但其实,在文学上他的名字却很响亮。被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在学杜甫方面,他是最为接近杜甫神韵的。
他是两宋之交时的著名诗人,与朱敦儒同列“洛中八俊”,生于洛阳,自幼聪颖好学,十五岁时游历杭州,十六岁时向崔鶠学习诗歌。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他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刘路、刘长言、吕钦问等人,都是元祐党人的后裔。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进士及第。曾为太学博士,后因事被贬为地方酒税监,后来仕途颇顺,然未及半百便倏忽离世。
虽然生长在乱世,可是,他的诗尊崇自然、情感、文化的三维诗学观点。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表达自己对儒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追求。
不过, 也是因为处在乱世,难免对他心理有影响,无论是生活还是经历,所以,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虽然情感真挚,但总体上给人的印象是忧郁的、寡欢的。他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哀愁和感伤,反映了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清明》是少有的让他觉得温馨而充满温情的作品。
04
陈与义这首《清明》诗,欢快温馨,其实人生处处充满温情,在于需要善于发现和感受,更要学会享受。
陈与义笔下的《清明》,以独有的欢快温馨,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今人的心灵也沐浴在那份淡然与恬静之中。
诗中的每一句,都是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是对人间温情深刻而真挚的体悟。它告诉人们,人生并非总是风雨兼程,更多时候,是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暖与美好,构成了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忙于奔波,忽略了身边那些简单却真挚的情感交流。或许,是时候放慢脚步,用心去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去感受一缕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柔,去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每一个平凡却温馨的瞬间。
正如陈与义诗中描绘的那样,即使是在清明这样的祭祀之日,也能从中寻找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学会享受,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富足与成长。它教会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发现不平凡的意义,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升华。
不妨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情,无论是来自亲人的关怀,朋友的陪伴,还是陌生人的善意,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此,即便是在人生的低谷,也能因为心中有爱,而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与力量。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