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镇水神兽石犀盲盒”“成博蜀锦杯”,这些来自成都博物馆的精品文创,深受全国游客的喜爱。文创销售额从每年不足2000万元增长到7000余万元,成都博物馆是怎么做到的?3月31日,在成都市文旅发展大会上,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分享了如何增强文物活化创新力。


成都博物馆文创 图据成都博物馆

“2022年以来,成都博物馆通过实施‘一馆一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任舸介绍,通过改革,成都博物馆厘清了产业事业关系,将IP授权、文创产品研发、特色文化活动等文化增值服务打包给下属全资国有公司运营管理,把相关收益按规定纳入预算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丰富公益文化服务、藏品征集及人员绩效激励,形成“事业孵化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成都博物馆文创 图据成都博物馆

同时,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创办“这礼是成都”文创大赛,吸引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千余家高校和文创企业参与,孵化出“镇水神兽石犀盲盒”“成博蜀锦杯”等3200余款优质文创产品,文创销售额从改革前每年不足2000万元增长到7000余万元,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成效获评全国“一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